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从暑假期间,我就开始了政治学习,聆听课程并逐渐熟悉概念。直到9月底,我才真正依据教师提炼的关键点开始记忆。考试前夕,我遗憾地发现自己仍有部分教师归纳的内容未能掌握,所以我建议你们尽早着手,最好在9月初就开始背诵。如果参加培训班,随着复习深入,重点将日益清晰。反复研读精讲精练和1000题的错题,构建知识体系,浓缩书本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可以逐步增加每日学习政治的时间,但应确保每天投入的政治学习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
考研数学方面:
处理选择填空题目,我推荐使用《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含大约800题选择填空,我设定的目标是每日完成30题,并限定在两小时内。首先完成所有选择题,随后才解答填空题。我的策略是按天分配科目,第一天专注高等数学,次日转向线性代数,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循环。这种方法是为了克服之前提到的记忆遗忘问题。预计这样的循环每3天为一轮,完整地做完这本书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你对所有内容都会变得非常熟悉。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没怎么背过,我同学都用的是那本乱序的单词,一直背到考试之前,一遍一遍又一遍,把书都看的起毛了。我只背过黄皮书赠的那本单词,也只背了一遍。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调大行间距,早几年的真题只翻译不做,后几年的真题先做在翻译。把真题出现的生词都记到小本上,有时间就看一眼(但是好像我一直没时间)。不过我最巅峰的时候,前五年的题没有一句话不会翻译。再说阅读,我买过张剑的黄皮书,我字典用的业界良心柯林斯双解,自己翻译完一篇文章之后再和两本书进行对比,你就发现张剑有些翻译比较牵强,但是,张剑的翻译是分成左右两栏,左边原文右边译文,之后是本节内容的分析,对比阅读比较方便。我是把十年真题打出来,边做边翻译,对我而言两本书没什么太大差别,随便一本就可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用功。作文一定都是提前背的,到时候考场上现写真的写不出来。准备大作文小作文各十篇,背到滚瓜烂熟,到时候才能有话写,注意是滚瓜烂熟,只背一遍还是写不出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这两个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以及博弈论等是至关重要的。对这些概念,不仅需,更需深入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则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和财政政策等内容。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分析,如GDP、CPI、失业率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政策。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读原版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些书籍深入浅出,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做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也能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时事经济新闻也很重要。理论知识需结合实践,凭分析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并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背后的逻辑,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这帮助巩固记忆,理清思路。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自己,坚持到底,你会发现自有的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