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比如从春季的3、4月份就开始全力备考,可以提前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尽管每年的政治大纲会有变动,但这部分内容相对稳定,同时也是政治学习中的关键难点。预先理解和掌握能节省后续的学习时间。你可以随意找一本上一年的老肖精讲精练或大纲浏览,无需通读教材,因为教材内容过于宽泛,容易偏离复习主线,消耗过多时间。
我个人的正式复习是从大纲发布时启动,我会提前规划学习计划,并以大纲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大纲中的知识点阐述详尽,有助于深入理解,但字体较小,内容较厚,可能导致阅读疲倦。建议大声朗读以提高专注力,至少读两到三遍,并结合老肖的1000题练习一至两遍,强化记忆。在第二轮完成后,可以开始接触风中劲草,同样重复阅读二到三次。后期大纲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书,偶尔查阅。在此期间,除了做题和解决疑难知识点外,阅读速度要快。对于马原部分,只需了解其内容,不必深究,也无需背诵,重在增强印象。
时事政策的资料一旦发布,务必仔细阅读。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我国对政治教育愈发重视,时事部分的分值逐年增长,预计今年的选择题分值将达到十几分。
最后阶段的冲刺,应尽可能多地做模拟题的选择题,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等到肖四出版后,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要做到一字不漏。蒋中挺的五套卷可以选择购买,用于选择题练习,大题浏览一下即可,因为他的答案在政治表述上可能不够严谨。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二的新题型部分,常见的是选择句子填空和配对题。如果题目中含有显著的标识,如人物、地点或书籍名称,可迅速在文中定位关键词以解答。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拥有大约5500个核心词汇是顺利解题的基础。优先掌握常考词汇和动词,随后逐步扩大词汇量。建议定期进行阅读练习,保持每篇文章约15分钟的速度。对于遇到的生词,先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含义,完成阅读后查阅并记录,每次开始新的阅读前回顾一次,持续不断地操练。阅读过程中,强调捕捉关键信息,如关键词、主旨句和专业术语,用划线的方式突出它们。通常,阅读理解的正确答案是对原文的精炼或同义替换,关键是精确地在文章中定位。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是否因为主观臆测、过度推断或是理解错误,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正这些失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地球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多个领域,需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我认为,理解地质历史的时间线、地壳构造的变化以及各种地质作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对大气科学,要掌握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理解天气系统和气候模式。海洋科学则涉及到海洋生态、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等方面,需关注全球海洋环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学习时,建议多看科普书籍,增强直观理解,结合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部分。人文地理主要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主题,需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自然地理则更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过程,如地貌、水文、气候等。学习地理,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要学会读图、析图,实地考察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备考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利用记忆曲线原理巩固知识。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凭讨论和答疑,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这对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我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地球科学还是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阅读文献、参与实验、进行实地调研,都能你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学科知识。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积极思考,你会发现这个学科充满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