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占据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备考期间,特别是在10月至11月间,我集中精力专攻这部分内容,主要做的是政治模拟选择题。这些题目大多基于基本知识点,年复一年的变化并不显著,因此使用往年的资料也并无大碍。我总计研习了约十本书,并专注于完成其中的所有选择题,每日平均完成1至2套。对于不熟悉或不清楚的概念,在做完题目后,我会立即查阅教材,了解原文的阐述。对于那些容易混淆或是我个人经常出错的部分,我会简要地进行背诵。初次背诵可能会感到困难,但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解题能力明显提升。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原文应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首先是文章,其次是问题。在处理文章部分时,精读是关键。如何精读?首先,你需要通读全文,理解主要内容、作者的论点、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整体的文章架构。接下来,关注细节,每个段落里的每一个陌生词汇都需要通过查阅字典确保理解其含义,确保每个词汇都认识;同样,每个不明词组也需查字典以明白意思,确保理解所有词组;每个句子的构成和复杂句型要理清,这对于解析长难句至关重要,务必理解每个句子。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深入研究真题文章的每个单词、词组和句子。同时,题目中的新词也不容忽视。只有进行全面的覆盖,才能牢固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如单词、词组和长难句,从而解决问题。
对于问题部分,应结合文章内容、作者观点、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来分析。真题凝聚了命题老师一年的心血,因此他们出题十分严谨。通过分析十年的真题,可以洞察老师的出题模式,这对解答真题大有裨益。对于问题,首先确定其出处,考研问题通常按照段落顺序设置。建议先通读文章,随后思考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再看问题,快速定位题目出处,观察相关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其与作者意图或文章主题的关系。其次,检查每个选项,看它们是否与定位句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注意,如果选项几乎与原文句子一样,而非间接呼应,该选项必错。此外,题目的答案通常不会有三个连续相同的选项,且首题往往不选A。第三,做真题时难免会出错,为何要等做两遍后再仔细查看?首次完成后,标记错误,第二次再做并再次标记(使用铅笔,错误用红笔勾选,错一次勾一次)。如此,两遍后你会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研究题目时更有目标性。
针对每个题目,无论对错,你都需要明白原因。这是第一步,还要探究错误题目的症结,如无端臆测、篡改信息或任意增删。我认为这三个步骤能有效解决真题的出题问题。阅读是英语的核心,若阅读不行,考研英语难以成功。但要正确方法研究真题,培养对真题的敏锐度。参考书籍可选用张剑的黄皮书,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建立个人对真题的感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数字电路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它涵盖了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你需熟练掌握AND、OR、NOT、NAND、NOR、XOR等基本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进行逻辑功能的设计。要深入理解布尔代数,它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重要工具。
对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各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器、加法器等的功能和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如何利用这些元件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例如凭译码器实现多路选或驱动显示等。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题目去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时序逻辑电路部分,需关注寄存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特别是同步和异步电路的区别,以及它们的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表。理解并能绘制摩尔型和米利型状态机是非常重要的技能。DFF、JKFF、TFF、RSFF等不同类型的触发器也需熟练掌握。
数字系统设计是数字电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你将需使用VHDL或Verilog这样的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和仿真数字系统。虽然这在某些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可能不是必考内容,但掌握这项技能会为未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教材,参考书和网上的资源也很丰富。我建议做一些经典的习题集,比如《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的课后习题,配合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这样加深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