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考的不算高,但在北京这种压分严重的地方也还凑合了。即使你复习得尽善尽美,大概率也就只能比我多考几分。把这些时间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你提高的就远远不止这几分了。我是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的(十月份开始我觉得也不迟)。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只不过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专业课:整理二版笔记。尝试背诵并默写。回顾课本。分析真题,可以根据真题来大概决定哪些是重点,做到心里有数。 政治,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错题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建议选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参考资料,此书值得精读三遍,极具价值。切记,在深入阅读此书之前,必须先熟悉课本基础知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整合了各个章节,适用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巩固提升。书中提炼的策略十分巧妙,每个例题和练习题都应熟练掌握。尽管书的厚度适中,不会造成太大负担。如果时间有限,你可以精心安排复习计划以提高效率。同时结合日常作业和测验,这样的学习效果会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分享一下我在英语学习中的失误,特别是在这次的图画作文上栽了个跟头。这主要归咎于我对这类题型的练习不足,通常只是依赖背诵范文,缺乏训练去从图像中提炼最佳的主题思想,因此我认为自己的作文主题可能不够出色。关于英语答题策略,相信大家都清楚,完形填空通常是留到最后处理的,因为它分数相对较低。我在考试时确实仅用最后三分钟完成了它,幸运的是,题目难度不高,估计正确率约有80%,所以即使时间紧迫,也别轻易放弃完形填空,尽量多做一些。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个人习惯先浏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样效率更高。同时,积累词汇是基础工作,如果允许,可以通过回顾历年的真题来提升语感,并分析句子结构。写作方面,不妨尝试模仿这些真题中的地道表达,在日常中多积累各种句子、词汇和常考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涉及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后续所有计算和分析的基础,所以务必深入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材料力学中的公式繁多,如胡克定律、欧拉公式、剪切和扭转公式等,都需熟练应用。对复杂的结构受力分析,需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技巧,比如截面法、叠加原理、能量方法等。这需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再者,重视实验和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材料力学更强调实践性。凭实验,直观地观察材料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结合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材料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非常重要。你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一定的复习时间,并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训练,以此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弥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共同探讨难题,不仅激发思考,也能在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有时会感到挫败,但,坚持就是胜利。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只要你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攀登到知识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