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9月份开始准备的,边上课边看精讲精练,边跟着划重点。听完课之后,把划的重点看了一遍,捋了捋大概的线索,然后就开始做1000题,做完买了本风中劲草,这本书是更加浓缩的重点,很薄的一本,但内容都是重中之重。我把这本书又背了一遍,做了10年真题的选择题。接着肖四肖八陆续出来了,就自己做选择题,背大题。临考前看了看之前选择题中的错题,巩固了一下背的大题,政治准备就这么多,不算很高,不过够用了哈哈。马哲部分,看一章知识点,做一章题目,至少2遍,我的复习顺序是马哲、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马哲部分较难,死记硬背真的记不住,不推荐视频课,讲的都没有针对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考研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分数差异的关键就看它的表现。试题量大,考验的是你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考生应重点提升这两项能力。试图攻克过于复杂的题目并不适用于这种考试形式。首先,我们使用同济大学第五版教材进行基础复习,确保理解所有基本定理,并逐一验证例题,课后练习题要做到全部正确。避免浮躁,脚踏实地地完成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你需要大量做题,挑选与考试难度接近的习题集,过难的题目并无实际价值。我个人推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其难度非常贴近真实考试。最后阶段则是模拟考试,近年来这类资源日益丰富,你可以自行选择。关键是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进行模拟,预留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规划答题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在着手解决过去十年的作文题目时,不妨考虑以下两本书的推荐,依据你的个人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a. 对于倾向于记忆模板的学生,我建议使用王江涛的作文教材。该书详尽地为每种作文类型提供了独特的框架和内容。如果你主要依赖背诵,这本书会是很好的工具。然而,其不足之处就像历史教科书,信息量大却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无从下手。——b. 对于思维敏捷或者不想在作文上花费过多精力的考生,何凯文的《写作高分攻略》值得一看。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写作公式,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作文,既实用又有利于提高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电子器件的核心在于理解基本概念。你需深入理解PN结的工作原理,晶体管(BJT和MOSF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以及它们如何被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微电子学的基础,也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关键。
掌握各种模型和公式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BJT,你需熟悉Ebers-Moll模型;对MOSFET,则需理解MOS电容模型和各种阈值电压方程。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型来解决问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再者,深入学习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如载流子迁移率、掺杂浓度等,对理解器件性能至关重要。器件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如电流、电压的关系,输出特性和频率响应等,都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好的方式。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凭做题和模拟实验加深理解和应用。我经常使用Spic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这帮助我直观地理解了器件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十分必要。我会将复杂的公式和概念用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这样既能提高记忆效率,也有助于理解和应用。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也从他人的理解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