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遍,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
考研数学方面:
在突破阶段,主要的学习策略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考研的实际试题应作为核心练习资料,比如张宇编写的真题大全解,涵盖了从1987年至2018年的32年真题。对于1998年之前的题目,由于相对简单,建议每天完成两套;而1998年之后的难度增加,推荐每天一套或隔天三套。此外,张宇的10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也是很好的补充练习,尽管1000题难度较高,660题则较为偏僻,与考研实际风格略有出入。如果基础知识扎实或时间充裕的学生可以选择尝试,但对于基础较弱或时间紧张的学生,依然建议以考研真题为核心,反复练习至少三遍以上,尤其是最近十年的试题,其参考价值最为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初期,除了每日积累词汇,我还购买了2005年之前的历年真题集进行深入钻研。对于真题中遇到的所有陌生词汇,我都一一攻克,因为它们往往会在不同题目中反复出现,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这样一来,到了复习后期,我对英语的压力就会减轻,能将更多时间用于专攻专业课程。2005年后推出的真题尤其珍贵,不宜过早或过晚接触,我个人建议至少做三遍,从6、7月开始,每天一篇为宜。不用非得在试卷上做,可以选择抄写在一个固定笔记本上,便于反复练习。不必担心记住答案的问题,重要的是理解并找出错误或正确的根源,随着练习的增加,解题策略会逐渐明朗。起初,我也会有每篇错两三个的情况,但持之以恒就看到了进步。作文和复杂长句可以同步准备,别等到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着手作文,那样会让人心里没底。暑假期间,在完成单词记忆后,可以开始学习长难句,这对提升作文质量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二主要涵盖热力学、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这三个部分。热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熵增原理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能量守恒和自发过程的方向性,并能熟练应用这些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热力学第三定律则是理解物质零度时状态的基础,对固体性质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动力学部分,要重视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理解。熟悉并掌握Arrhenius方程,能够计算和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对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统计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高级内容,理解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和微观状态的统计分布,如玻尔兹曼分布,是这一部分的关键。理解吉布斯-杨公式,它在多组分系统中的应用,是解答许多复杂问题的基础。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扎实基础,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和定律。凭做题来深化理解,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避免形成知识盲点。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我还会进行自我测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以此提升自有的应试能力。小组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大家互相答疑解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