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政治的时间并不多,开始看政治的时间是十月初左右,开始就是把所谓的课本,也就是红宝书大体看了一遍,中间穿插着上课,老师讲课真的不错,感觉上完课再看书轻松了很多,对于思修和法律基础那个就是纯粹背诵的内容了,不容多说没有啥技巧可言了,我也对这一块儿没有重点关注。然后就是考前出的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中的大题一定要认真背诵,很关键!!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对于形势与政策的时事题目,我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背诵,也就是大体浏览了一下而已。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学习习惯是在阅读教科书之后再做习题。完成高等数学两本书的学习后,我会开始攻读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节的开头部分是对基础概念的回顾,这可以算作二次复习。这段时间主要专注于这本指南,耗时颇长。完成后,我又回归课本进行全面梳理。接着,我用历年真题来检验自己的水平,通常选择上午时段来做题,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部分也是在早上。我会在A4纸上写下答案,以保持试卷整洁。做完后,我会在错误的题目旁边标记答案页码,但不在真题上涂写,这样下次重做时能更专注。完成一套真题,检查答案,深入分析错误原因,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初次接触真题时觉得容易,却无法取得高分。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题目在复习指南中已见过,对我而言不再是新鲜题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心态过于轻松。做了十年的真题后,我开始了新一轮复习,再次浏览教科书和陈文灯的书籍,但这回速度快一些,因为有些内容我已经很熟悉了。遇到不解的题目,我喜欢查阅资料,如果还是不懂,我会请教老师。有时问题简单,老师的点拨就能让我豁然开朗,并且印象深刻。我认为这种方式比直接看答案更有益。由于我对考研的决心坚定,所以我从不给自己偷懒的理由。到了备考后期,当我几乎无法集中精力时,就会翻阅课堂笔记,仅关注解题思路,不做完整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不要停,我用的绿皮单词书,根据人的记忆曲线背的具体百度。这个单词书太厚,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要背单词。单词要快速浏览式背,一个单词不要死扣太久。还有很多背单词的APP,扇贝单词啊,可以在等饭间隙看一会。英语用书就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暑假开始做阅读,先做150篇里的阅读,不用做完感觉差不多了就可以上手做英语真题里的阅读了。作文我是最后背背的王江涛的书,考前最好能自己动手写几篇不然考场上都写不出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凝固、塑性变形和断裂等基本理论。对晶体结构部分,理解和掌握点阵参数、晶向和晶面指数的计算至关重要。理解布拉格定律并能运用其解析X射线衍射问题是基础中的基础。相图的理解需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不同成分和温度下材料的相态变化规律。
扩散和固态反应这部分,要理解扩散机制,如Fick定律,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固态反应的机理,如表面反应和体积反应,以及LAVES相、有序无序转变等概念也是需重点掌握的。
再者,凝固过程中的晶核形成和成长、枝晶偏析等问题,塑性变形中滑移系的概念、位错理论,以及断裂力学中的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原理,都需深入研究,这些是解决实际材料问题的基础。
至于学习方法,我强烈推荐以下几点:
1. 理解优于记忆:材料科学基础更注重理解非死记硬背,尽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理解。
2. 练习应用:凭做题来巩固知识,理解和运用理论,尤其是计算类题目,实践出真知。
3. 深度阅读:阅读相关文献和经典教材,了解前沿研究动态,提升理论深度。
4. 讨论交流:与其他考生或教师讨论问题,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
5. 定期复习:避免学了后面忘前面,定期回顾和梳理知识点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