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7月至10月,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的训练。进入11月,我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主要阅读肖秀荣老师的时政小册,并跟进最近的时事政治,而大纲中的第五部分则无需特别研读。对于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我挑选了过去十年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时间紧迫,则集中精力做过去五年的题。到了12月,我转为背诵大题并参与模拟卷的演练,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尽可能地去做。在学习毛概和史纲时,我推荐结合来看,可以先理解史纲后再深入研究毛概,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毛概的历史脉络。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试涵盖了几个关键部分:填空、阅读、翻译和写作,而词汇是其根本。对于参考资料,这里有几点推荐:1. 《恋恋有词》 by 朱伟,适宜初期阶段,尤其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2. 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适用于对比翻译和理解。3. 王江涛的英语高分作文集,条理清楚,不过最好自己归纳总结主题。4. 背单词应用,如百词斩,在闲暇时刻,如乘车或排队时,可随时复习。记住单词在英语考试中至关重要,建议形成每日背单词的习惯。我从去年三月底开始备考,英语学习是我唯一未曾间断的部分。起初阶段主攻词汇,中期因实习中断了暑期的学习进度。后期到十月我才开始接触真题,时间相当紧迫,仅完成了大约十套真题,且只做了一遍。但每一套真题,每一篇课文,每一句,每个词我都仔细翻译了。我强烈推荐全篇翻译的方式去学习英语,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成效显著。全篇翻译的最大挑战可能在于一开始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所云,但只要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后你会明显感受到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不仅仅是一门关于记忆的知识性学科,更是一个理解和分析的过程。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度,对历史人物的洞察力,以及对历史脉络的把握能力,都是这一科目的核心要求。广泛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我推荐从官方指定教材入手,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著作,如《全球通史》、《剑桥世界古代史》等,以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构建时间线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串联起来的,凭建立个人的时间轴,将重要事件、人物、思想等按时间顺序排列,帮助更好地并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我也会用彩色笔标注出各个时期的特征和转折点,这有助于形成宏观的历史观。
再者,批判性思维是历史学研究的关键。对历史资料,需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接受,是去质疑,去分析,去寻找背后的深层含义。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进行论文式的自我训练,选取一个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这既锻炼了我的写作技巧,也提升了我对历史事件的深入解读能力。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凭做题,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通常会在完成一轮全面复习后,开始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
我强调的是,历史学基础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次考试,是一种人文素养的积累。要热爱历史,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这样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