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官方的《考试大纲》仅列出章节层次的标题,并未详细解释各个知识点,它仅作为划定考试范围的指导,尽管如此,由于其官方性质,它具备最高的权威性,因而不可或缺。在研读肖的《精讲精练》时,应将《考试大纲》作为参考,对照查看哪些知识点已被剔除,哪些是新添或改动的。删除的部分无需关注,而新增或修改的内容则需额外查找资料以补充学习。《考试大纲解析》是对大纲的详尽解读,包含了知识点的详细说明,然而,鉴于已有《精讲精练》,这本解析便显得多余,你只需要专注于找出大纲中新增内容并设法补全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假的强化学习中,我深入研读了高等数学的十八个专题和线性代数的九个主题,随后挑战了张宇的1000题,这是一次无比艰难且煎熬的经历,也是我初次遭遇的重大挫折,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十月份起,我开始自我组织模拟数学考试,上午仿真测试,下午则用三个小时来回顾并梳理做过的试卷,逐步填补知识漏洞,这样的节奏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夕。在这个过程中,跟随老师的课程,我学会了多种解题策略和模式,并积累了厚厚的两本笔记,这些笔记对我来说无比珍贵,因为它们全面覆盖了各个知识点,几乎无遗漏,包含的各种方法都非常经典,有助于拓宽解题思维。虽然有的同学将十八讲反复研读了四五遍,但我只进行了三次,但每次都有新的领悟。只要你持续学习,思维就会逐渐开阔。接下来的十月,我专注于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历年真题和八套、四套卷。我要强调的是,就像老师所说,数学练习不能中断,每天都要保证至少三个小时的专注时间,严格控制时间,铃声一响立即停止。这个习惯自十一月起,我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对于真题,我反反复复地做,大约做了三次,这样不仅锻炼了各种考场应对心态,如果你想达到这样的熟练程度,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数学模拟考。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特性侧重于对词汇深入理解的检测,特别是对多义词的运用,大约涉及5500个核心词汇,而考试中超出大纲的词汇仅占卷面总词汇量的5%。学习考研英语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温习词汇,并每日完成两篇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数量并非重点,重要的是通过反复实践来磨炼个人的解题思路,确保能迅速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概括全文主旨,不受复杂的从句和修饰词的困扰)。我想分享一下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关键是扩大视野。换句话说,以前读得慢时,我会逐字逐句去理解和消化;但当速度提升后,我会直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一眼扫过整句话。此外,一旦熟悉了英文段落的结构,那些次要的信息就能快速略过。我自己并没有深厚的语法功底,只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积累了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系统分析、设计及优化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频率响应等。这些概念构成了理解控制系统的基石,只有深入理解它们,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
要熟练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这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主要工具。凭这两个变换,将复杂的微分方程转化为易于处理的代数问题,从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对根轨迹法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它们是判断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再者,了解并能应用PID控制器是必备技能。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反馈控制策略,其参数整定方法需深入研究,包括手动、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等。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模型、状态反馈、观测器设计等内容也是学习的重点,虽然这部分相对复杂,但却是深入理解控制系统行为的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尝试搭建一些简单的模拟系统,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论理解。做题和解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多做一些经典的控制工程实例题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激发思考,拓宽视野,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教师的指导更是不可或缺,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引导你找到关键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