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共有五类材料试题,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这些试题的主要应对策略是熟记试卷内容。预计在十一月底,会出现肖秀荣的八套卷,建议将每份试卷的材料题依据题目对照答案来记忆,并且查阅风中劲草来复习相关知识点。到了十二月底,会有冲刺的四套卷和五套卷,可以选购以作参考,其中肖秀荣的四套卷尤为重要,务必购买并全面背诵,因为其预测准确性很高。同时,别忘了完成卷中的选择题,尤其是最后的单选和多选题,它们通常涉及到时事政治,需要不断积累。
考研数学方面:
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开始阅读书籍,首选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的第三版高等数学,尽管推荐版本为第六版。我认为第三版已充分满足需求,内容更为精简,因为某些知识点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无需全面覆盖。我个人认为第三版的版面布局更清晰,而第六版的小字体密密麻麻,看起来令人头疼。因此,我选择了前者作为学习资料。初次通读时,我主要完成了书中的例题和部分课后习题(通常是挑选奇数或偶数题,因为它们往往属于同一类),旨在大致掌握知识框架,让自己心中有数。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可算是中上水平。很早就开始了英语学习,大约四月时,我便启动了词汇积累,使用一本按词根排列的单词书,其中包含历年考研的例句,这对理解和记忆大有裨益,这期间我总共翻阅了两遍。在距考研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每天早晨都会背诵100个单词,直至考前一天未曾间断。平日里,我主要通过背单词和做阅读来练习,长难句部分并未特别专项训练。鉴于阅读题的分值比重,我购买了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反复做了约三遍,到最后,无需看文章或题目,我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做真题的目的是理解出题者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了解错误选项是如何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独立完成阅读,对照答案,查看解析和翻译,确保能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并掌握每个单词的意思。一旦你的阅读技巧达到一定境界,甚至能预测出命题者如何设计陷阱。对于写作,我选购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都背,熟记了大约十篇大小作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类似题目。初期我也尝试过做完形填空,但由于它需要极高的英语功底且耗时较长,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我只练习了不到十篇。最终,我对自己的英语总成绩感到较为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大职能,以及SWOT分析、PESTLE分析等工具,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不仅出现选题中,也会在论述题中被考察,所以要确保对它们的理解透彻。
阅读经典的管理学著作是提升理论深度的重要途径。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都是必读的经典。这些理论不仅能帮助理解管理的本质,也能为在答题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再者,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一大特色。多关注一些知名企业的经营案例,比如苹果公司的创新策略、亚马逊的客户服务理念等,尝试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解读和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实际应用能力,又能在案例分析题中游刃有余。
定期进行复习和模拟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建议每周至少做一次完整的模拟试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进度,也能熟悉考试的节奏和题型。对错题,一定要深入研究,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再犯。
管理学的很多知识需结合实际生活去思考和理解。比如,你试着分析你所在的社区、学校的管理问题,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实践会你对管理学有更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