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图书情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阶段,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要记住的是,英语学习不能间断,即使在专业课程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需保持一定的英语练习以维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有效率的部分。我选择了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只有100篇)。起初,错误颇多,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每日精读并标记生词,解析复杂句子,理解错误原因,这一过程大致耗时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不可忽视。许多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通过背诵范例作文能取得明显进步。我较为散漫,未曾背过任何作文,只是在复习后期每周尝试自己写作一篇。但我仍然建议扎实地准备作文,多积累词汇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清晰度也很关键,由于时间允许,我在英语主观题上都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我非常有益。接着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认为每个部分每周做一道题就足够了。尤其是今年,新题型简单得难以置信。到了十一月中旬,可以开始做模拟试题。说到记单词,刚开始我试过使用大本、小本的单词书,还自行收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约两千个核心词汇后,每天都复习一百个,直至考试,这种方法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主要涵盖三个部分:数学、逻辑推理和写作。数学部分主要测试基本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知识,虽然难度不高,但需扎实的基础和快速解题的能力。我建议每天都要做一定数量的数学题目,保持手感,并及时复习错题,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逻辑推理部分则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来提高,你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熟悉题型,理解和运用逻辑法则也非常重要。我通常会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进行逻辑训练,因那时候的思考效率最高。
写作部分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篇。前者要求找出并批判性地分析给定论述中的逻辑漏洞,后者则需按题目要求进行独立的论述。对这部分,我建议多读优秀的范文,理解其结构和论证方式,自己动手练习写作,不断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构建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定时定量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固定的时间给每个科目,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也注重自我调节,保持好的心态,因压力过大反会影响学习效果。我还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一些管理学的经典书籍,拓宽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我对考试的理解。
除此之外,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复习班或者讨论小组也是很好的选,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学术论坛、教育平台等,它们能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最新的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