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看书的,在暑假的时候就跟着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把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这四部分做了一个系统的复习。虽然我们大学中学过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概,但是因为是公共课所以我们可能在政治方面会有一些薄弱,并且大学期间也较少有人关注时事政治,所以我在暑假看完书然后做选择题的时候错误率就有一点高。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做好这个错题整理,也没有回过头再把错题做一遍,这可能也是我政治考的比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太追求速度,却忘记了质量(切记!错题多做)。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很重要!!!除了张剑的黄皮书(真题及真题解析),我没有做过任何其他的练习。我先把05至12年的真题做了三遍,后来没题了又做了一遍94至05年的真题,最后在考前半模拟半练习地做了13年以后的几套真题。我没有专门分析题型和出题规律,也没有刻意地背诵,就是保证每天的练习量,保持答题状态,当然做题情况有好也有坏,我都没在意,坚持练而已。到了最后半个月的冲刺阶段,最好不要频繁做题,每周一两套即可,不要被正确率影响心情和信心,做做以前的阅读,不对答案,纯粹练手用。另外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尽早练习写作文,不要往后拖,越往后越不想练,最终在考场上会写得很难受。(总结:反复背单词、刷阅读贯穿始终,之后再准备其他题型)作文的话,虽然计划10月份之后每天背点素材,背完后再默写,但是因为被专业课搞得头大根本没心思好好背这个,就一拖再拖。拖到考前一周左右看了一些作文模板,再结合一些素材,总结了属于自己的一份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理学,这是一个深入理解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需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工作机制有清晰的认知。我在复习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重要系统的生理功能上。每个系统我都尽量去理解其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机制,再去探究异常情况下的反应。例如,理解心脏的电生理过程,掌握血压调节机制,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等。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这在实际研究中非常实用。
生物化学则更加微观,涉及蛋白质、核酸、酶、代谢等方面的内容。我认为,理解和记忆是生物化学的关键。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我凭绘制三维模型来帮助理解;对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我建议构建思维导图,这样既能理清步骤又能关键酶和调控点。生物化学中的生化反应方程式也需反复记忆,这是理解整个代谢网络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理解优于死记”。对复杂的概念,我会先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一遍,不能,那就说明我还没有真正理解。做题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凭解答习题,我检查自有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同学的讨论则能激发新的思考,深化理解。
我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生理学还是生物化学,都需大量的阅读和实践。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献你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识,实验室的工作则能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