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电影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政治自己背太没有方向性了自己就买了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第一遍时马原和毛中特部分我大概是一边跟着老师上课一边看书,一两天看一章,毛中特的五六七章我大概看了一个多周吧,当时是手抄重点笔记,确实是慢,一天看政治就要花三个小时,然后每天看完还有做该章的选择题,就是那个肖秀荣的1000题。之后就是看史纲和思修,我记得史纲我大概看了三四天,思修只用了一天(不过这一天什么其他事都没做),这两部分没有抄笔记,就只是在书上勾重点,因为难点和重点在前两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而言容易一些。PS:书上的第五部分完全没必要看。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准备大题,所以练习册上的简答题的一个都没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就已经快很多了,对着笔记,看着书上勾画的重点,练练选择题,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没有开始背大题。这个时候我买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感觉对于选择题部分还是很有用的。
考研英语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研读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压力山大。之后,我转向了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的粉红色复习全书,内容丰富且讲解详尽。这本书对高数和概率论特别有帮助,至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以李永乐的资料加以巩固。推荐大家在学期结束前就开始接触全书,并利用暑假期间持续学习。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要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学习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耗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稳固计算,这些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我个人在这一点上还算得心应手,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门整理的错题集,记录了同类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条件允许,我强烈建议你也这样做,它会对你的高分之路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影视创作》和《电影艺术基础》这两门科目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电影艺术基础》主要涵盖了电影的历史、理论、形式和风格等方面,《影视创作》则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
对《电影艺术基础》,我认为理解并掌握电影史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你需知道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流派,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了电影艺术的发展。深入理解电影的叙事结构、视觉语言、声音设计等元素,帮助你分析和评价电影作品。我建议多看经典影片,并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读,这样既加深了理论理解,又锻炼了批判性思维。
至于《影视创作》,实践是王道。你从小短片开始,练习剧本写作、拍摄、剪辑等各个环节。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和视觉风格,不断探索自有的创作风格。理论知识也不能忽视,如蒙太奇理论、色彩心理学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决策。多读优秀剧本,分析其结构和人物塑造,也能提升编剧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习的内容条理化,便于复习。参加讨论小组或找到研友,共享学习资源,相互提问,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电影评论等,扩大视野,了解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