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曾匆匆浏览了《政治大纲解析》一书,一个月下来记忆寥寥无几。随后我发现一本名为《风中劲草》的关键考点指南,只能在线购买,这本书非常实用,堪称《政治大纲解析》的精华浓缩版。它清晰地标记出了重点、难点、新增内容以及历年考点等,让你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纲的核心要点。在后期的政治复习中,《风中劲草》成了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尽管它由三本书组成,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关键考点部分。另外两本是习题集和答案,但我认为它们不太有价值,因为题目有些过时,过于注重细节。对于练习题,我个人推崇肖秀荣的《1000题》,这套题目的针对性强,题型与真题相仿。
我在复习过程中将《风中劲草》的关键考点和肖秀荣的《1000题》相结合,边学习知识点边做对应的题目,只需做选择题即可,大题的准备留到后期。我用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从九月底至十一月中旬,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学习。至于大题,肖秀荣的预测历来相当准确,尽管他的答案并非完美,但《肖4》是必须背诵的。我有个朋友因未听从我背诵《肖4》的建议而在考试中吃亏,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背诵大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常《肖4》会在十二月初发布,因此最好提前让专业课和英语达到一定的水平,以便为政治预留足够的复习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的前期准备阶段我看的课本,很仔细,课后的习题也都完全做了一遍,这样大概用了3个月的时间结束了基础阶段的复习,事后看这部分时间的效率很高,基础打得不错,后续的复习就相对而言轻松了很多,建议大家也要重视基础,对于课后习题,个人认为不需要全做,做题只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数学全书要刷很多遍,建议做题时标注好哪些题目很经典但不会做的、难度大的,刷第二和第三遍的时候只刷标注了的题目就行,不然时间肯定不够的。
考研英语方面:
大概到了清明前后,我开始做97年到07年的阅读。一天一篇做精读,精读的要求是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2.没有一个句子读不懂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错。刚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大概要三四个小时,我基本是都是全文翻译的,一直大概5月底做完吧。(刚开始精读很慢,到后来熟了会快起来,到后面一个小时多能搞定一篇)然后在暑假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每天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回顾(大概每篇文章都看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还是上面的三个要求,一定要严格记住那三个要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选、使用以及机械系统的设计思路等。在备考过程中,我对这门课的理解是从基础概念出发,深入到具体应用,再回归到理论分析的螺旋式提升过程。
基础概念的掌握是关键。例如,理解各种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如齿轮、轴承、连杆机构等,需深入阅读教材,凭画图、建模等方式来深化理解。要特别关注各部件的强度计算,这是设计的基础,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凭做实验、参与设计项目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这样既能加深理论理解,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对复杂的机械设计问题,需具备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单个零部件的设计,还要能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考虑其相互影响和协调性。要敢于挑战传统设计,尝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都是宝贵的资源,凭大量的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做题的过程也是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