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知识点繁杂如饺子馅,但我们可采取归类记忆法,确保不混淆,这对于多选题尤为有益。大题目也需要背诵,我从11月起,每日清晨熟读参考资料,并倾听老师的肖四答题策略解析。他们还分享了一些通用的答案框架,实战中非常实用。选择题部分则依赖于1000题,错题整理到专门的笔记本,连同其背后的逻辑或背景事件都一并抄录,多次温习。至于大题,肖四至关重要,12月时多背一句可能就多添一份分数。政治是公正的科目,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收获多少分数。由于需要大量背诵,若过早开始,临近考试时也可能遗忘,故推荐10月以后再专注背诵大题。初期应集中精力于专业课程和其他公共科目的复习。暑假期间可以初步接触政治复习,每天投入大约1小时阅读教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作文包括两种类型,小型作文通常是书信形式,而大型作文则是基于图像的论述。英语作文其实有一定模式可循,并不复杂,只需后期一个月的专注学习就能掌握。个人推荐何凯文的教程,他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语句模板和写作策略。通常,写作复习安排在11月至12月期间,熟记一些范文和句式后,考前的实际操练至关重要。最好是考前最后半个月每天都能尝试模仿写作一篇,如此一来,考试时就能游刃有余。此外,字迹工整也不容忽视,我以前的英文书写就不尽如人意,于是特意购买了两本英文字帖练习了半年,结果颇为满意。对于完形填空,没有特别神奇的技巧,关键在于日常的词汇积累、对句子的整体理解和上下文推理能力。多做几篇自然能找到感觉,千万不可一开始就轻易放弃这宝贵的十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学法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需对教育有深入的理解和广阔的视野。对教育学原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及其发展规律至关重要。要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
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则需构建一个时间线,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教育思想家、教育制度和教育变革。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教育思想,西方的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理论,都需深度解读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再者,教育心理学部分,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发展、动机理论等,帮助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例去理解,凭案例分析加深记忆。
教学法部分,需熟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直接教学法、发现学习法等,并能按具体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多观察和反思自有的教学实践会有很大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按照每个领域的知识点划分,设定每日学习任务。定期做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小组讨论或参加线上学习社群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互相答疑解惑,共享学习资源。
阅读原著和学术论文也能提升理论素养,尤其是那些经典教育学家的著作,它们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新闻,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动态,有助于保持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