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政治我是复习的比较晚的。从9.18左右大纲出来,我才开始复习,看精讲精练,同时边做1000题。1000题比较好,但题目有点老。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在专业课上,所以,政治每天看一点点。一直到10月中旬精讲精练还没看完。时间来不及,就连忙将精讲精练扫尾。之后就是做模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8套4套,还有5年真题(真题其实很有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1000题错题看了一遍,上面那些模拟题错题也看一遍。在做题的时候,不熟悉的和错的都在书上划下来。这时,就可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形成知识框架)。这样,选择题基本上复习的比较好了。然后仔细分析5年真题的分析题,再看看那些模拟题的分析题,其实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那些章节的哪些内容会出分析题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出来。最后把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背诵拿来背。之后专门背4套卷的分析题。考前还搜集了一些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目标集中在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上。阅读部分包含三个板块,Part A、B和C。Part A涉及标准长阅读,包括4篇文章,每篇配5道题,每题计2分,总计40分。Part B通常称为新颖题型,Part C则是翻译任务,两者各含5个小题,每题同样为2分,合计10分。阅读部分占据英语总分的60%,决定了英语考试的整体成败。其中,Part A是阅读部分的关键和难点,要求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洞察命题者的意图。值得注意的是,考研阅读与四六级阅读的解题策略有所不同,四六级成绩优异并不代表考研阅读也能轻松应对。若想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大阅读部分失分必须严格控制,理想状态是错题不超过5个,更佳的话是3个以内,尽可能减少错误。暑假后期到九月,我会集中精力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作答或避免直接在试卷上书写,以便重复练习。再次甚至多次做题时,可能会发现之前做对的题目依然会错,做错的也仍有失误,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逐步消化这些真题,特别是错误的部分,相信积累的过程终将带来显著的进步。同时,阅读速度的把握至关重要,以防考研时无法按时完成试卷。建议在模拟练习时,一次性完成4篇阅读,确保时间控制在70分钟内。早期阶段就要给予英语足够的重视,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英语单科未达标而失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它涵盖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过程、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知识。在复习时,我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酶的活性中心、DNA复制的过程、代谢途径等。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我建议多做历年真题,凭解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足。
微生物学则涉及微生物的分类、生理、遗传、生态等内容。这个领域需记忆的内容较多,但并非死记硬背。我采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对复杂的微生物生理过程,如呼吸作用或发酵过程,我会画出流程图,帮助理解。微生物学也强调实验技能,理解并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非常有效。我会每周设定一天进行回顾,梳理本周所学,并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关键概念。我还参与了一些在线讨论小组,与同学交流难点,这种互动式学习提高了我的理解深度。
我强烈推荐使用教科书和权威参考书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料,因它们通常会给出最准确的信息。利用网络资源,比如科研论文、科普文章,扩大视野,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