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可以这么说,不必过于期待,同时也不必过于担忧。大多数考生的成绩通常处于平均水平,备考时专心记忆肖秀荣的主观题答案是个不错的方法。然而,即使你能完美复述肖秀荣的答案,可能也只是达到中上水准。他的答案帮你有话可说,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选择题。从三月到六月,每天用半小时阅读政治哲学内容,不必强记,通读即可。我个人觉得直接看书更有效率,理解也更深入。到了八月,我会在画画结束后晚上复习肖秀荣的1000题,先从哲学部分做起(因为这部分至关重要,经过前三个月的晨读,做选择题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若仍有遗忘,再多复习几次)。之后,你可以随意浏览一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后面的部分。重点仍然是选择题,每个学习单元完成后立即做相应的1000题。待到肖秀荣的最后八套和最后四套出来,就开始全力背诵吧。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可着手进行真题练习,以2000年为起点,建议同时配备一些模拟试题,比如李永乐或张宇的资料。我当时的安排是交替进行真题与模拟题,每天一套,完成后仔细校对,遇到不懂的知识点立即查阅教材。我认为这样做很有效,多做一些模拟题有助于提升难度适应性。因此,在研读课本时不必过于纠结于难题,因为后续会有更多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在等待你。如果时间充裕,你可以再次阅读全书。我自己开始做真题的时间较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第三次重温全书,但幸运的是,我之前的复习基础打得还算牢固。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的学习比较特殊,我不喜欢背单词书,所有的单词书不管多厚多薄从来没背过记不住。下载了一个背考研单词的APP,背累了玩会儿手机,欺骗自己还在学习。。哈哈,不过讲真,我感觉这样比背一厚本书有效率。英语主要靠阅读,阅读主要做真题,我真题都没做完,其实应该做上3.4遍的。复习过程中做真题的时候,最好按规定的考试时间来,我习惯一做一整套,对自己的阅读得分能力有一个比较准备的判断,然后仔细分析选错的选项,为什么会选错,在选错时犯了什么错误,实在理解不了的就别钻了,大家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总会不同,逼死强迫症啊。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对理解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及其应用场合是关键。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例如排序和搜索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CPU、内存、I/O设备等。理解CPU的指令集架构,掌握流水线技术和存储层次结构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栈的五层模型是必考点,尤其是TCP和UDP的区别,HTTP和FTP的工作过程等内容。
操作系统的知识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I/O系统。理解并能描述这些基本概念,如死锁、虚拟内存、磁盘调度等,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理解操作系统如何协调用户程序和硬件设备。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我会尝试自己解释每个概念,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理解。例如,在学习数据结构时,我会动手编写代码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操作;在学操作系统时,会尝试模拟进程调度的过程。
历年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工具。凭对这些题目进行反复练习,不仅熟悉考试题型,还检测自有的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