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可以说花在政治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对马哲近纲毛概一窍不通,实在怕政治过不了国家线。自己用的资料特别多,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8套卷+4套卷+形势与政策+徐涛小黄书+风中劲草+蒋5套卷。可想而知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在政治上。但考试时发现背这么多其实性价比并不大,从头到尾老老实实跟着肖大爷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复习阶段,我担心自己会有些遗漏的地方,就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很多解题技巧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12月一整个月我都在做真题,我先做了05-15年的真题,一天一套,做完对答案,总结错题。如果前期工作到位,几乎每套题2-2.5小时都可以做完,所以前期工作真的很重要。然后一天复习这十套题中的错题,然后开始按倒叙做95-04年的真题,还是一天一套,大概做到20号,接下来的一天复习错题。考前两天做了两套张宇的4套卷,如果有能力,真的推荐大家做一下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据说今年有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来分享一点经验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专注于记忆英语单词,大约重复了两轮。词汇量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强烈建议你们要把单词掌握牢固。七月份开始做真题时,每次阅读理解总会出错三道左右。尽管单词看上去眼熟,却记不起其含义,更别提去分析复杂的句子结构了,这让我倍感困扰。于是,我又回头专心攻单词,再次尝试阅读,但进步并不明显。因此,我建议你们在初期就要把单词基础打扎实,这将使你之后处理阅读理解和新型题型时更加得心应手。
到了后期准备作文阶段,情况变得更糟。起初,我通过背诵历年试题的范文,试图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模式,并积累一些万用句式。不幸的是,直到考试前一天,我都未能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无话可说,似乎我已经表达了所有想表达的,但字数始终达不到要求。这可能是由于我过于依赖模仿他人的文章,缺乏独立思考的结果。对于后来者,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可以参考别人的精彩语句,但面对漫画或题目时,你也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否则,你可能会在写作中途陷入沉默,因为字数不足而失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初学者,理解信号的时间域和频率域表示法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需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本质,它们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工具。
系统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需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如因果性、稳定性、线性和时不变性等。其中,Z变换在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熟练运用Z反变换求解系统函数,并能据此判断系统的性质。
再者,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是高阶系统的理想分析手段。理解状态变量的选原则,掌握如何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以及如何凭这些方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设计,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动手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需配合大量的习题练习,这样真正理解和掌握。利用MATLAB或其他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也是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例如,凭编程模拟信号的变换过程,直观地看到结果,加深理解。
定期复习和总结也至关重要。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或者找同学讨论,甚至教老师,直到彻底弄懂。
保持对这个学科的热情和好奇心。"信号与系统"是一个深奥有趣的领域,每一次的理解深化都会带来新的启示。保持积极探索的态度,你也能在这门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