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成人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系列(包括1000题、历年试题及知识点手册)——1000题搭配专用的红宝书来操练,做完后紧接着通过历年真题继续深化(据说每年都有重复题目,你们都清楚)。至于知识点,就是需要大量背诵,特别推荐2014年那本小册子,它将选择题与大题分门别类,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使用体验极佳。对于政治主观题,我个人坚信肖四必须深入背诵且熟练掌握,因为肖秀荣教授的实力毋庸置疑,就算没预测到原题,你记忆中的素材依然能派上用场。不过,别只寄希望于肖四,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每天留出一小时去记忆其他来源的大题资料,例如徐涛老师的课程,今年我就额外背诵了一些关于十九大的专题和其他专题内容,即使记得不全,在考场也能灵活运用一点半点。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楼主认为关键在于思路。阅读没有不认识的单词,或者基本正确理解了大概意思,但还是没有做对题目。在考研过程中,楼主对此深有体会。许多其他同学反映,做考研真题做多了,再做其他的模拟题会错很多。拿考研英语和英语六级作比较吧(相信很多考研英语老师都强调过考研英语和六级不同)。楼主认为,考研英语的出题方向侧重于考察对文章的理解。英语六级的出题方向侧重考察文章的细节。考察文章的理解,即需要我们顺着文章的思路走,看看下一步是什么。考察细节,即我们只需要理解文章内容即可。考研英语侧重于理解和思路。英语六级的难度只在于其复杂单词的难掌握性。所以真题我是反复做了四次的,每次都是精读,直到文章中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为止。真题做完之后,我又做了张剑150篇(提高篇)。每天做4篇阅读,第二天来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自己阅读陌生文章的能力,消除阅读陌生文章的紧张感。因为真题已经做了很多遍,再看的时候答案基本都记住了,文章也非常熟悉。只有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使自己在考场上看到一篇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章也能快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解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与政策、教学论等多个领域。对每个部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都需均衡把握。教育学原理需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演变以及主要教育理论家的观点;教育心理学则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如认知、情感、动机等,并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法与政策涉及的是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和相关政策,这部分需记忆的内容较多,但也要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背景;教学论则是关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知识,需结合实践进行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读-思-练”三步走。阅读教材是最基本的,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需边读边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见解。对难以理解的部分,查阅相关文献或者参加讨论小组,共同探讨。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
对记忆量较大的部分,比如教育法与政策,我会采取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记忆卡片的方式,把关键信息提炼出来,这样既方便复习,也易于记忆。定期回顾也很重要,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
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可能会感到压力,但我坚信只有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每天设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