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的政治考题中,选择题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许多主观题的答案线索就隐藏在题目提供的信息之中,因此掌握好选择题几乎等同于掌握了全局。我在备考时主要专注于背诵肖四和肖八,同时,我认为不能忽视选择题的部分,应当认真地做两遍肖大大编写的1000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这将带来显著的进步。至于主观题,我个人觉得只需在后期集中力量冲刺肖四,构建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框架。主观题的得分差异通常不大,所以关键还是要放在选择题上,这一点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侧重于思维训练,遇到难题应深入思考,不断琢磨。在复习过程中,建立个人独特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解数学题时,务必亲自动笔,避免仅靠心算或口算,因为大多数重大错误往往源于计算失误。在练习考研题目时,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必须严格遵循考试的时间安排,以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今年我就在这方面遭受了损失,因时间规划不当,未能解答一道价值11分的最后试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若想取得优异成绩,复习全书需至少阅读三遍,660题不得少于两遍,真题也需重复练习三次以上。
考研英语方面:
大部分机构出的真题书都是按照94-04/05-15这样划分,总共是22套题。前11年拿来熟悉感觉,树立自信。我是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正确率暴涨,越写越顺手,文章虽然还是不太懂,但是根据技巧也能选对。至于单词,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做真题的过程中就将生词划下来,做完开始查,把词性啊释义啊常用搭配啊直接标注在卷子上,然后我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抄真题里的这些生词,说白了就是腾一遍,但这遍不仅有单词,还有答案解析里给出的句型啊,语法常识啊之类。这是一项繁琐且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但是坚持下来很有成效。初期我一天用来做题加对改,一天用来总结,每天起码要花3个小时,后面加快速度就在一天内完成了。每天做真题前先回顾之前本上的知识点,这样日复一日,终会柳暗花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及其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理解并掌握其精髓,需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材料微观结构有深入的认识。
在晶体结构部分,重点关注点阵理论、晶面指数、布拉格定律等,这些都是分析材料性质的基础。理解各种晶体结构(如立方、六方、四方等)的特点,并能熟练运用它们来解释材料的力学、电学、光学等性质,这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实际材料中的缺陷,如位错、空位等,对理解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至关重要。
接下来是相图的学习,这部分需理解不同相界线代表的物理意义,如固溶体、共晶、包晶等。凭绘制和解析相图,预测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行为,这对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有指导作用。
至于材料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数据的结合,理解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结果的意义。例如,杨氏模量、泊松比、熔点、电阻率等都是常考点,需能够计算和分析。
加工工艺的学习不能忽视。无论是金属的铸造、锻造,还是聚合物的成型,都需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也应有所涉猎。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一些实验模拟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讨论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找同学组队,共同探讨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