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基础的人文科学学生,我发现学习政治并不感到困难,也不必投入大量时间。我认为肖秀荣的政治复习资料已经相当完备。从备考的第一天起,我就习惯每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知识讲解,但这阶段不必急于强记,因为硬记的信息也容易遗忘。最好是保持冷静的心态,边看边思考,并结合做1000题来加深理解。到了12月左右,我才开始逐步记忆专门的知识点小册子,并与后期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相结合,确保理解选择题并熟记简答题内容。同时,关注时事政治也很重要,利用碎片时间浏览新闻以保持敏锐度。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年我花了很多时间,由于市面上396的辅导教材太少质量也参差不齐。我把两本高数+清华出版社线代+概率论课本过了一遍,课后习题挑着做了一下,主要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笔记,然后李永乐数学全书我也大体看了一遍,线性代数我单独买了李永乐的那本辅导讲义(因为本科学的太差了),最后详细做了笔记包括知识点、错题什么的。可以说我准备的很充分(难度超过了考试要求),第一年做下来觉得很简单,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就能做完。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配合教材,做好笔记,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题典1800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与考研数学难度相差不大。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组成:词汇、阅读、作文。所以,词汇是基础,一定要去背,不管它有多麻烦,这是基础。但是也不是一天到晚全拿着个单词书在那里背,这样既枯燥又乏味,效果也很差。所以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有两个:一是采用艾宾浩斯单词速记法,每天的不要花整体的时间去背,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然后就是反复的记忆;二是通过阅读去记忆单词,我一向很讨厌单纯记忆单词,所以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信号与系统分析”,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信号的基本性质和系统的描述方式。LTI(线性时不变)系统理论是其核心,包括冲激响应、频率响应、系统函数等概念。理解系统对不同类型的信号(如阶跃、冲激、正弦波)的响应至关重要。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理解与应用,它们是分析系统频域特性的工具。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凭绘制图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例如,用图形表示系统函数H(s)或H(jω),这样能直观地看出系统的稳定性和频率选性。
“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涉及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和处理,重点是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FFT。理解DFT的原理和性质,比如周期性、共轭对称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性质进行谱分析。滤波器设计是另一个重要部分,包括IIR(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和FIR(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等。实际操作中,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仿真会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不仅要理解理论,还要动手做题。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知识,尤其是一些经典题目,如Z变换的求解、系统函数的极点零点分布等。编程实践也很重要,比如用代码实现DFT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滤波器,这将使你更好地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
不要忽视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像Oppenheim的《信号与系统》、Proakis的《数字信号处理》等经典书籍,都提供了深入的理论解析和丰富的例题。网上有许多优质的教程和论坛,如Coursera、EEVblog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