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至于政治,以我自己的经验,政治一定要上一下辅导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研的政治都不熟悉,自己看书有些东西会比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会感觉晦涩,这样就会在政治上费时且效果差。 由于政治内容太多,又太细碎,很容易忘,要及时回头复习。要选择好的辅导书,根据大纲的章节把具体章节的真题汇总起来,这会让你明白哪些地方是出题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加强记忆,避免端着厚厚的大纲看来看去,满锅里找不出个豆的混沌感觉。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都建议在开始数学复习之前仔细阅读教科书一至两次。这样做旨在帮助那些已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概率论的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知识;而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同学,则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我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老师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它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科学。在备考过程中,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这四大块。供求理论是最基础的概念,要深入理解价格如何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则涉及到效用最大化和预算约束,需熟练运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对生产者行为理论,理解成本曲线和产量决策至关重要。掌握不同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的特点和行为模式,能帮助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决策过程。
宏观经济学则是从整体经济角度出发,研究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我重点复习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些内容的理解需结合实际经济数据,形成宏观经济视角。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我经常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解决案例题,能够我更深入地理解理论。阅读相关的经济新闻和研究报告,提高我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还利用网络资源,比如Coursera、MIT OpenCourseWare等平台的公开课程,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解释对方不理解的部分,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表达和思考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关键,它帮助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