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看法是,以下步骤必不可少:仔细研读大纲解析两次,肖秀荣的1000题也要完成两次(一次正规做,一次专攻错题),同时配合风中劲草教材和习题各一遍,还需要熟记二十天二十题,以及深度理解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尤其是选题部分,要求倒背如流!)和任汝芬及风中劲草的最后四套题。
首先,大纲解析绝对关键,没有任何其他资料可以取代!必须认真研读至少两遍,如果对政治不感兴趣,更要多加阅读!其次,1000题因其经典性,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工具。碰到难题时,别急着看答案,先在大纲解析中寻找解答,并做好标记。同时,重温错题也是提升选择题准确性的秘诀之一。
风中劲草善于提炼要点,其练习题设计合理,包含了历年真题,但其内容是精华版,建议作为补充,大纲解析仍是基础。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命中率极高,今年预测至少三道主观题,一道相关,去年则是两道。这系列试题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使用过的人深有体会。
至于二十天二十题,注重简答题;风中劲草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则更偏重选择题。我本人并不惧怕政治,从九月大纲解析发布后开始复习,没全文背诵大纲解析,只专心记忆了二十天二十题和肖四,考试时选择题感觉良好,简答题也有充足准备,因此成绩还算理想。但如果你觉得政治难啃,最好多花时间,毕竟考试时政达不到分数线会很不利。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复习的开始阶段,注意英语基础的巩固,个人认为单词至少5遍,(基础性雄厚者另当别论);真题先做一遍,10月后再重点整理英语真题,一定要把真题中的词汇和长难句弄明白,记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部分;作文可以在11月后开始复习,我认为准备模板和自己写作练习是提升的关键。顺便说一句,本人英语水平很差,经过这一番复习下来,自认为自己花在英语的时间上最长,最后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所以,衷心的劝各位英语基础不好的学弟、学妹,不要在意自己的起点高低,你们付出多少就有多少收获。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汉语基础”。这门科目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规则,以及词义、句法结构等。每天定时复习这些基本知识点,并凭做题来巩固理解。阅读大量汉语文章,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的丰富表达方式。要注意积累成语和俗语,这些都是汉语的魅力所在,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注重实践和教学理论。你需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技巧。推荐研读《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概论》等教材,它们系统地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框架。关注当前的教学动态,如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能观点更具前瞻性和深度。尝试模拟教学场景,设计教案,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技能,也能帮助你在答题时更有条理和深度。
在学习过程中,切记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两门科目。汉语基础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例如,理解了汉语的音韵特点,就能更好地解释给外国学生;熟悉汉语的语法结构,能帮助你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课堂上的讲解还是自学的内容,都应整理成自有的笔记,这将是你后期复习的重要资料。多做历年真题,分析出题规律,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