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再说一下政治,因为好多人说政治不着急,最后两个月背就可以,但我还是怕自己记性不好,从8月份备考开始,买了全套的肖秀荣精讲精练,还有真题总共是5大厚本,然后每天早晨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做练习,做完对答案,背诵,每天都是如此。有时候上班时间不忙的时候也是拿出政治来做题,背诵。一定要坚持,不要3天打渔2天晒网!那样的话根本没有效果的。到最后复习到11月份的时候就着手开始做真题,哲学部分我复习的不太好当时,所以花的时间也多一些,哲学术语,定义一定要自己真正弄懂才可以。选择题多练,保证每次都在35分左右。时政也要给出时间去多翻,多看,我比较喜欢肖秀荣老师的书,所以政治都是买的他的。不管哪一科的复习,都专注于一本书或者基本就够了,切记一定不要贪多。一本书看5遍一定会比5本书看一遍效果好太多。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今年题目比较难,但是高分的也大有人在。我从四月份开始学习,并做了两本儿在我心目中最珍贵的笔记,基本上是每天都会拿出来翻看。然后我开始做李永乐老师的全书,上面的题型都是比较经典的题型,刚开始做可能会感觉比较吃力,但是当你真正投入进去,你就会渐入佳境~一开始感觉做题做特别慢。有时候错多的时候也会感到很气馁,但好歹还是坚持下来了。尤其是当看到做完两本习题之后,成就感还是非常大的。从十月份儿开始做历年真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从八九年到一二年的真题,留下了几套做为以后的模拟考场用。二刷真题时我用了宇哥的真题大全解,二刷结束后就开始了做模拟题,我做的模拟题有合工大五套卷,宇哥的八套卷,李永乐老师的6+2。到后期基本上是每天上午拿出三个小时来模拟考场做题,第二天上午来批改整理,错题还是挺有价值的,要多多温习。其实对于学数学来说,最百听不厌的就是多做题,你做题多了水平自然提高,巧合的是最终我的考研成绩和我的宇哥八套卷四套卷平均分是基本一致的。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对英语感到棘手,多年的经历见证了众多的挫败,许多人因英语受阻,无论你在四级或六级考试中取得何种成绩,英语学习都值得格外关注。英语的特性在于提高难度大,但是一旦达到一定水平,保持也并不简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词汇是根基,阅读是关键,而培养语感则是核心所在。我记得当初面对红宝书中那厚厚的5500个单词,直至考试前夕,我都坚持不懈地复习,遵循记忆法则,反复记忆。起初,可能要用两天时间来记一个单元,但随着反复,一天就能完成。单词需持续复习,否则会遗忘得很快。英语真题至少要做五遍,务必认真对待,彻底解析每一道题。我见过一些高手的分享,他们甚至能背诵阅读理解,尽管我没做到,但我至少做了七八遍,每次都会深度分析题目。此外,别因为做对了就忽视已解决的题目,真题的阅读理解有极大的研究价值,需要按照出题者的思维模式多加练习和探究。新题型部分相当重要,正确解答一个新题型可抵消阅读中的失误,我认为这测试的是逻辑推理和语言感知力。注意那些表达前后关系的词语以及主题含义,后期集中做一些这类练习就足够了。翻译部分分数占比虽重,却是最难得分的环节,我觉得做两遍过去十年的真题翻译就足够了。对于写作,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最后一月疯狂背诵作文,找到适合自己的模板,并动手写,自我修订,对照优秀范文找出差距,借鉴并运用范文中的精彩句子。我只专注于真题的写作部分,将真题作文做好,就已经足以应对考研写作。总的来说,为自己定制的最终模板是为了提升语言质量,挑选适合自己的模板,加以改进,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有助于获得高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涉及静力平衡、变形、应力应变关系等核心概念。每一个理论都需深入理解,比如了解力矩、弯矩、剪力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掌握基本的受力分析技巧,如截面法、虚功原理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
重视实践应用。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凭实际问题来运用真正掌握。多做习题,特别是历年真题,这不仅能够熟悉题型,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再者,模型构建能力。结构力学中常常需建立物理模型,这需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建议多画图,将抽象的力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必要的。结构力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和整理帮助巩固记忆,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形成自有的笔记系统,将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记录下来,方便日后查阅。
团队学习和讨论不可忽视。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不仅激发思考,还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在福州大学的结构力学课程中,教师们会引导进行深度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门需耐心和毅力的学科,但只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你会发现它的魅力并享受解题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