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基础的文科生,我发现学习政治并不觉得困难,也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政治复习资料已经非常全面。从备考初期,我就习惯每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知识解析,但这阶段不必急于强记,因为即使暂时记住也容易遗忘。最好是保持冷静的心态,边看边思考,同时结合1000题练习以加深理解。到了12月左右,我才开始每天记忆小册子上的关键知识点,并与后期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相结合,确保理解和掌握选择题,熟背简答题。此外,时事政治也不能忽视,利用碎片时间浏览新闻,保持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期间,首先应当查阅本科课程的教科书,这是初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认为课本内容过于繁杂,倾向直接跳入市场上流行的考研数学参考书。然而,我推荐无论专业背景如何,即便是数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至少通读一次本科教材,确保理解各个定义和定理。首要任务是掌握各种概念和术语,否则直接进入专门针对考研的数学书籍可能会因难度过大而感到困扰,效果并不理想。预计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浏览完这些权威教材,因为它们包含的基本知识是公认最扎实的。此外,阅读时建议每完成一个部分(如一节或一章),立即解决后面的习题,以加深记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根基。对于首次考研的同学,最佳的数学复习启动时间可能是大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投入大量时间在考研英语上。相较于其他英语测试,考研英语一有其独特之处:首先,试题数量少而考试时间长,一篇文章约400字,我们却有近20分钟来阅读,比四级和六级多了一倍不止;其次,由于时间充裕,题目在词汇难度和句子结构复杂性上远超四级和六级;再者,考研英语着重考察书面理解,所有题目均涉及翻译。因此,备考策略主要集中在背单词和解析复杂句子,其中长难句的解决关键在于语法,幸运的是,我在语法方面有一定基础,所以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上。背单词的方法结合了单词书和阅读。单词书帮助记住单个单词及其含义,而真正的学习在于反复阅读,这也是为何各类考研英语攻略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自己采用的方式是,一个月内每天大约花费三小时,研读从2002年至2012年的历年阅读真题,逐句翻译,尤其是2010年的全套试卷,每个单词都要彻底理解。借助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我可以猜测一些生词的意义,然后核对单词书,这些单词成为复习的重点。考研阅读选用的文章质量很高,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表达、句式和结构也是很有益的。例如,2010年阅读第一篇文章的开头,“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during…” 是一个用于对比今昔的精彩开头,运用此类开头能显著提升写作的吸引力。完成十年的真题训练后,应对考研文章的阅读能力将大幅提高(如果你觉得一开始做真题有难度,可以选择2000年前的阅读真题,难度较低)。这时,你可以挑战新题型阅读和翻译,它们本质上还是考查阅读和翻译,只是新题型更侧重篇章间的关联,而翻译的重点在于你的汉语表达能力。这两种题型需独立使用真题进行专项训练。掌握上述内容,只要作文得分稳定(大约15分),你的考研英语总分应可达到60分以上。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的时间有限,专业课还未充分准备,最好将原本用于完形填空和作文的时间转给专业课。只需背诵几个作文模版,通常可以获得15到20分,而完形填空全选C也能得2.5分(选C和全对的差距远小于四个阅读题的分数)。然而,如果你时间充足,不喜捷径,并期望英语成绩超过80分,那么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深入研究英语表达,同时扩展词汇短语和固定搭配,以提高完形填空的水平。除了我个人的经验,我还想分享一个我看过的考研英语复习技巧,但遗憾的是找不到原始帖子,所以我必须说明我对原作者的敬意。与我的经历不同,该方法直接从句子入手,声称每天只处理三个句子。你可以从考研英语真题中选取一个长难句(再次推荐2010年的真题,因为它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旦攻克,后续年份的试题基本不在话下),对其执行以下步骤:1)翻译;2)查词并重新翻译;3)背诵;4)默写;5)仿照句式创作句子(原计划可能有八个步骤,但我只记得这五个)。这种处理方式耗时较长,所以我没能在复习中采纳,但对于时间宽裕或基础较弱的学生,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英语学习依赖积累,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阅读考研文章会相当艰难。真题选任何一本都可以,只要你能读懂文章,那些冗长的解析其实并非必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彻底掌握真题,考研英语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友情提醒:英语一阅读选项分布有规律,而英语二可能无规律!或者说某些特殊版本的试卷可能无规律!今年我做完阅读后发现选项与规律不符,强行修改了3个原本正确的答案,希望大家留意这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二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应用。微观经济学要理解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市场失灵等内容。宏观经济学则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系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
对微观经济学,我建议你从基础概念出发,比如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实践这些理论。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也是高分的关键。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宏观经济指标如GDP、CPI、失业率等的意义及其计算方式非常重要。需掌握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等核心工具,并能够分析它们如何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理解和应用,不仅仅是记忆。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学科,理解了原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解。我会推荐你阅读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它们对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助于深化理解。
关注当前的经济热点,如国际贸易争端、货币政策调整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分析能力和答题深度。定期阅读《经济研究》、《金融时报》等专业期刊或新闻,这不仅有助于拓宽视野,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能忽视。凭做真题,你了解试题的难度和风格,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模拟考试环境,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