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我的教材选择,主要包括大纲分析、肖秀荣的1000题集、思修的知识点精要、肖老的时政资料与考点预测手册,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肖四。对于肖秀荣的书籍,我个人深感赞赏,认为他真正体现了行业的诚实与信誉。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主要专注于1000题,总共做了三次,我认为这些题目极其有价值。我会标记出错误的部分,并且在十二月时持续回顾这些错题。有些题会反复出错,这其实很常见,关键是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肖四的重要性无需过多强调,我没有采用风中劲草,而是选择了那个考点预测的背诵版作为替代,因为我觉得风中劲草的内容过于庞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结果也还好,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不少宝宝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我不喜欢把这些拖到暑假,毕竟要玩耍……(捂脸)而且时间真的很够的!暑假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八月份的时候呢,把辅导班的教材重新过了一遍,这个你们就参考一下……九月十月我坚持做完了00到10年的真题,并且做了订正和笔记。十月中旬进入了人生中效率奇高的状态,个人感觉每天特别充实,十月中旬开始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9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宝宝,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14.15年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不管你数学学成怎样,可能你数学不好你也可以120以上,但今年数学考下来很多同学就跪了……so,希望宝宝们保持谦逊啦!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重新安排了英语学习计划,考虑到逐日研习一套真题的速度偏缓,我选择在一整个下午限时完成整套试题,通常控制在85至88分钟内。然后,我只核对答案而不查看解析,接着我会重读原文,并记下每篇文章的新词汇到我的小型单词笔记本中,同时进行逐句口头翻译。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四小时。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阅读英文文章的经历,假如内容是我们熟悉且适应的领域,即便遇到较长或复杂的句子,阅读起来依然流畅,速度自然得以保障。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最好尽早养成每天花费10到15分钟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倾向的文章,这样能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对语言的敏锐度。坚持一两个月后,这将极大地提升你的语感和推测理解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路理论的基础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并联与串联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在理解这些概念时,切勿死记硬背,是要尝试凭实际电路去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比如,你自己动手搭建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这样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定律。
深入学习网络定理也是必要的。如Nodal Analysis(节点电压法)、Mesh Analysis(网孔电流法)以及超级定理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掌握这些定理时,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灵活应用到不同的电路中。
再者,交流电路部分需理解阻抗、相位差等概念,掌握RLC电路的特性,尤其是谐振状态的理解和计算。这部分内容可能相对抽象,凭画出复数阻抗图来辅助理解。
,动态电路的学习是难点之一。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特别是时间常数的概念,需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熟练掌握。解这类问题时,理解电路的时间响应过程,知道如何从初始条件出发建立微分方程是关键。
电力电子和数字逻辑部分虽然不是所有学校的必考内容,但有机会深入学习,对专业素养提升大有裨益。了解基本的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掌握开关电源、逆变器的基本工作方式,以及理解布尔代数和基本逻辑门电路,都能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多做多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复习,整理错题,不断巩固和深化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