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流体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理解较为有限,自学时感到进度缓慢且吃力,毕竟缺乏基础知识。因此,我决定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习,逐步深入到专题练习和强化提升阶段。当我大致掌握了知识点后,我就转而专注于做题。说实话,解题过程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因为我现在遇到的难题明显比刚开始看书时减少了,很多解题方法都在之前的复习中有所涉及。在学习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些教材,如张宇的《十八讲》和《概率九讲》,张宇的《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的《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真题解析》,以及各种模拟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实际上,我每日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的时间相当有限,仅仅清晨会记忆词汇和研读复杂英文句子,大约持续四十分钟左右。自暑期起,我就着手处理真题练习,这些真题无比重要,每个人都应充分利用,反复操练。鉴于我个人在英语上投入的时间不多,所以我只做了两遍。所需的教材只需选购一本历年真题深入剖析,并辅以一些GRE或TOEFL的泛读材料阅读,再浏览一下作文模版就足够了,无需购买模拟试题。另外,针对个人的弱项进行一些特定的强化训练也很有帮助。关键在于,在考试前要调整好自己的语言感知和解题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是理解自然界各种运动现象的关键。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等部分。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定理是关键。
静力学部分,掌握牛顿三定律、力矩平衡和力偶的概念至关重要。理解力系的简化,如合力、合力矩和力偶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结构分析或机械设计,这些都是常考点。
动力学部分,了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如动量守恒、动能定理和角动量守恒,以及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的内容。对碰撞问题,不仅要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还要能够计算出碰撞后的速度和能量变化。
再者,连续介质力学,流体静压强和伯努利方程是基础,理想流体流动和粘性流体流动的理解则更为复杂。理解流体的欧拉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以及它们的应用,如流体阻力、喷射器工作原理等,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多做题,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尤其是力学这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目。尝试自己解释和推导公式,不是仅仅结果。物理实验也是加深理解的好方式,凭观察和操作,直观地感受到力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和论坛讨论,都帮助你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伙伴,相互讨论和挑战问题,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