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复习的准备极其不足,仅仅浏览了风中劲草的核心教材和任汝芬的第一序列教程,还做了配套习题。个人认为,专心研读一本书就足够了,我倾向于推荐任汝芬的书,因为我不适应大纲解析,全都是粗体字,感觉就像在读一部小说(除了金庸的作品,其他的我都提不起兴趣)。那时候做风中劲草的练习时,错误连篇,我已经隐约预料到在考场上的选择题部分会表现不佳。直到考前两周我才开始着手背诵大题,心里确实有些紧张。
我购买了“20天20题”、“肖四”和“任四”,这三本书都背诵了三遍,每天投入四个小时的时间(早上7点至9点,晚上8点至10点)。到了考试那天,我尽可能地在试卷上填写内容,只要稍微相关的内容都会写上去。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从分数上将,考研能不能拉开差距就看它了。数学考试题量大,主要考的是你解题的准度和速度,大家多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追求解难题在这种考试里是没意义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用的同济第五版的课本进行复习,基本定理要搞懂,例题要一个一个验算,课后题每个都要保证作对。数学复习最忌眼高手低,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实实进行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大量做题,选择习题册最重要的是要贴近考试难度,太难的是没有意义的。我比较喜欢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习题册难度是我做过的最贴近考试难度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始模拟,这两年这类习题册逐渐多起来了,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关键是要完全模拟考试,找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回顾策略:可以利用考研词汇集锦之类的资源,它们很有帮助。大约有5000个考研词汇,我计划每天掌握100到200个。即使我不能全部拼写出来,但只要能认得就行。在日常做题中遇到生词,我会查阅并储存起来。对于完形填空,如果在考场时间紧迫,这道题就得果断放弃,基本上不需要特别投入时间去准备,一些小窍门可以在自我练习时自行探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化学这门科目,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它涵盖了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化学、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领域。你需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本质,不仅仅是记忆定义。例如,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帮助你更好地掌握酸碱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则能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注重公式的应用和推导。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规律都凭数学方式表达。如能熟练运用和推导化学方程式,将大大提升解题效率。例如,利用反应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的自发性,或者应用Arrhenius方程预测反应速率等。
再者,实验知识不容忽视。虽然考研可能不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步骤以及结果分析对理解理论知识有极大帮助。比如,了解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做题和复习同样重要。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每次做完题后,都要进行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是否是因知识点理解不清,还是解题技巧不足,针对性地改进。
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深度学习,也要适时休息,保持好的学习状态。不要害怕求助,和同学讨论问题,或者向老师教,都能你收获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