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学习是从十月份之后启动的。我研读了一遍重要文献,并同时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道选择题集。选择题在政治科目中占据了关键地位,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常常成为区分成绩的关键。我仔细阅读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并且完成了肖秀荣关于时事的小册子。接着,我进入了真题练习阶段,但之前学过的内容总是遗忘。我浏览了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主要是为了理解整体框架,同时也逐步背诵了一些考点预测,然而任务量巨大,最后只能全力以赴地做好并记住了肖4的题目。令人惊讶的是,考试中有不少题目与肖4的答案相符,这真是出乎意料。因此,对于政治学习,我希望你们能更用心一些。不能完全照搬我这种敷衍的态度,毕竟政治是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它直接影响到总分。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11月份,我把三本书又做了一遍,同时在10月份也开始做真题了,一般就是三四天做一套真题,做完后认真分析,并且在空余时间继续刷那三本书和660题(百刷不厌,最后刷的时候就只做错题了)高数:建议以汤家凤为主,张宇为辅(不看张宇也可以)线代:李永乐(线代王无可挑剔)。看教材是为了了解最基础的东西,但是数学考试有它独有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做做针对性的辅导资料。用好数学的教材,有的放矢,照样能考满分,时间、精力很宝贵,必须把它放在最有效的地方。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难易适中,题目总结的非常好,题量也合适。我认为这本书最好做3遍以上.后面的时间就是买模拟卷做。模拟卷的质量感觉一般,最重要的还是真题!真题!真题!我还有个本子记得都是共识,考试前两周每天背一遍公式。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老师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二,理论基础至关重要。你需扎实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供求曲线、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等。这些知识点不仅会选题中频繁出现,也是解答论述题和分析题的基础。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公式是经济学二的关键。比如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IS-LM模型、AD-AS模型等,需理解它们背后的经济含义,并能在不同情境下应用。要注意理解模型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这对答题的深度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多关注现实经济问题,如国际贸易摩擦、财政政策的影响、金融危机等,尝试用所学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这不仅能帮助你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也能在实际考试中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学习方法上,我个人推荐“三步法”:先通读教材,建立整体框架;精读,深入理解和记忆每个知识点;凭做题巩固,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
找到一个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也很重要。有些人早晨头脑清醒,适合早起学习;有些人夜晚效率高,调整到晚上。关键是要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避免临时抱佛脚。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有其应试的一面,但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对世界的解释力。不要只把经济学二看作一场考试,是将其视为探索经济世界的一个窗口,这样你会更有动力去学习,也更能享受这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