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到了11月末,肖秀荣的八套卷就会发布,他的试题设计相当规范。我在完成了1000题的练习后,选择题得分稳定在38分上下。考虑到时政部分,只需要肖秀荣的时政手册就够了,熟悉其中的时政题目就足够提升分数。在掌握了时政后,我的选择题得分提升到42分左右。如果想要争取政治达到80分,那么肖八的大题也需要精选一些来背诵。进入12月,肖四问世,大题部分应尽可能全面地去背诵。徐涛的小黄书则在11月底出版,一旦拿到手就要立即开始背诵,因为它的答案表述更佳,条理清晰,朗朗上口。如果你对只依赖肖四有所顾虑,我推荐两者都购买并比较着记忆,我自己就是这样操作的。至于其他的模拟试题,我没有时间去做,我已经充分利用了最精华的两大政治资料,其余的时间我都留给专业课程的学习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我数学基础一般般,配合教材,做好笔记,边看边做相应的题。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基础和强化完成,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分享一个实用的小窍门,我对每份试卷的处理方法或笔记整理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深入剖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生词,还是理解错已知词汇的含义,或者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文中,忽视了作者的实际信息?其次,找出那些“熟悉但意义陌生”的单词;再者,识别常见的复杂长句模式,例如面对多个"of"时,别让其复杂的外表干扰你,静心从最后一个"of"开始往前翻译;最后,留意哪些精彩的句子可以用在写作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有机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反应机理。每个反应都有其独特的历程,理解这些过程是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例如,亲电取代、自由基反应、亲核取代等基本反应类型,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发生条件、中间体以及产物的选性。对复杂的多步骤反应,要能够构建反应路径并解释每一步的变化。
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紧密相关。学习时,不仅要各类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还要理解它们的立体构型、电子排布以及由此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理解共轭体系如何影响分子的吸收光谱,或者手性中心的存在如何造成光学活性。
再者,实验技能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实验室操作如制备、提纯、鉴定有机物,以及理解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都是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部分。尤其在设计合成路线时,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创新思考。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应该是系统性的。先从大框架开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有机化学知识网络,逐渐填充细节。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尤其是解析型题目,它们能帮助你深化对反应机制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记忆的固化。
不要忽视课本之外的学习资源。阅读科研论文、参加讨论小组或在线课程,都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养。遇到难题时,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教授、同学还是网络资源,都能成为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