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稍迟,在九月才开始复习,首先研读学习手册,接着是肖秀荣的1000题。对于1000题中的错误部分,我会在相关讲义或教科书中做好标记以强化记忆。我的参考资料是根据个人思考自由挑选的。教材可以选择红色封面的版本,或是任汝芬的序列一,亦或是肖秀荣的核心概念详细解析。我也尝试了小草资料,但由于时间紧迫,没能深入理解,仅匆匆浏览了两遍。临考前,我购买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卷、任汝芬的四套卷及20天20题,并在最后的十多天里疯狂背诵肖秀荣的模拟题。马克思主义原理相对较难,我先是专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随后是历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最后才攻破马原。推荐大家从八月起就开始接触政治,1000题多练习几次,小草资料中标注了历年考点,可供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主要工作是背单词,做真题,自己整理作文模板。首先背单词从大三寒假开始的,刚开始用的是扇贝,背了100多天,不想用了,就背书了,用的是红宝书,背了10好几个单元,之后就陆陆续续背的。英语真题方面从暑假开始做的,我就光做了做阅读,刚开始做的时候错8,9个,后来慢慢的错到7,8个,再后来就错到5,6个,再后来做就一直这水平了,上不去了,到了瓶颈。慢慢的坚持就发现阅读错到3,4个了,再到后来,就错到1,2个,感慨那时候的自己真厉害。保持这个水平后到后期就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搞定阅读后,考试前两周,跟着老师上作文冲刺班,老师给了好多句子,我就开始整理,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第三段怎么写。总共整理了3套模板,包括无形社会话题正面,无形社会话题反面,有型社会话题,后来嫌三篇比较多,就减到两篇,正面,反面两篇。考试的时候考行动,正好用上,自己写了写第一段,后面的换换单词,基本全用上。整理作文模板期间,就开始了剩下题目的学习,先把最简单的新题型搞定了,之后搞了搞完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综合日语,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建议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不仅仅是常见的日常用词,更要关注专业术语和学术词汇。阅读理解是提升日语能力的关键,多读日本原版书籍、报纸和期刊,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听力训练也不能忽视,凭观看日剧、听NHK新闻来提高。
专业理论与实践语言学需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这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我会定期阅读语言学的专业论文,凭理解并讨论其中的观点,来深化自有的理论知识。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比如分析句子结构,解释语言现象等。
再者,文学部分,我主要侧重于日本古典和现代文学的研究。阅读经典作品,理解作者的思想,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这些都是必要的步骤。也要关注文学批评,它能帮助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我建议做笔记,记录思考和感受,这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
至于国情文化,这不仅是对日本社会的理解,也是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我会看一些关于日本历史、社会、文化的纪录片,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甚至尝试参与一些日本文化的实践活动,如茶道、剑道等,这样更好地理解日本的文化内涵。
翻译部分,我认为关键在于实践。我会选各种类型的日语文本进行翻译练习,包括新闻、小说、学术文章等,对比原文和译文,找出差距,不断改进。了解翻译理论也很重要,它能指导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