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复习期间,我一直坚持整理笔记和汇总错误。每学习一个章节,我都会在专用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我在做题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不够精通的概念。这些笔记在我复习的后期显得尤为关键。对于错题集,我会手动录入所有做错或解答时感到困惑的题目,包括来自《冲刺八套卷》的部分,然后将其打印出来,在冲刺阶段再次进行演练。首先浏览一次错题,我不会在此阶段做注解,只是在题号旁写下答案,对于仍然出错或犹豫不决的题目则标上一个圈。在第二次回顾时,我会遮住已写的答案,专攻那些标记过的题目,并在题目附近做笔记,说明为何某些选项错误,或是正确答案的具体依据。错题集需要多次查阅,尤其是那些被圈起来的题目,对于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我会使用红笔特别标注。有些知识点并不依赖于理解,它们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与大纲不符,或者虽然显得过于绝对却与大纲一致,这类情况往往需要通过记忆和反复接触来掌握。
考研英语方面:
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并非顶尖,但自我感觉复习得还算扎实。我从6月起开始准备英语,其实备考工作可以在3或4月就开始,每日投入2至3小时。我使用了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来提升单词量。阅读部分分数最重,掌握一些答题策略固然重要,但基础是你的词汇积累和对复杂句子的理解,这需要日常的持续努力。对于作文,取得高分的秘诀就是一个字——背。但这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模板,而是要背诵涵盖各种主题的优秀范文,老师们通常会提供这类资料。到了后期,我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背了大约10篇,非常熟悉,考试时只需替换关键内容即可。确保阅读和作文的质量,我认为这两部分做好了,分数就不会太差。然而,时间管理也相当关键,建议从12月起每天做一套模拟试题,并严格控制时间!我在考试时优先完成了阅读和作文,结果只剩下一个小时去应对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导致我匆忙应对,最后连完形填空都没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卷是对基础法学知识的全面考察。它涵盖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坚持每天都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滚动复习,避免知识点遗忘。特别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物权、债权理论,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和行政法的行政行为效力等核心概念,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题是法学综合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建议多做历年真题,凭实际操作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综合卷三通常更侧重于法学的某一具体方向,比如我当时的考题就偏向于国际法和商法。这部分要求有深度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熟悉相关法规,还要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和理论研究。我建议订阅法学专业期刊,关注学术前沿,选一两本权威教材,如国际公法的奥本海,商法的梅因,深入研读,理解其背后的法律精神和逻辑。对这个科目,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不仅仅是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采用"主题阅读法",即围绕一个主题,查阅多种资料,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观点。定期进行自我测试也是十分必要的,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检查自有的复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面对哪一门科目,保持对法律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是最重要的。法律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只有真正热爱,在繁复的知识中找到乐趣,在压力之下坚持不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