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到了11月末,肖秀荣的八套卷就会发布,他的试题设计相当规范。我在完成了1000题的练习后,选择题得分稳定在38分上下。考虑到时政部分,只需要肖秀荣的时政手册就够了,熟悉其中的时政题目就足够提升分数。在掌握了时政后,我的选择题得分提升到42分左右。如果想要争取政治达到80分,那么肖八的大题也需要精选一些来背诵。进入12月,肖四问世,大题部分应尽可能全面地去背诵。徐涛的小黄书则在11月底出版,一旦拿到手就要立即开始背诵,因为它的答案表述更佳,条理清晰,朗朗上口。如果你对只依赖肖四有所顾虑,我推荐两者都购买并比较着记忆,我自己就是这样操作的。至于其他的模拟试题,我没有时间去做,我已经充分利用了最精华的两大政治资料,其余的时间我都留给专业课程的学习了。
考研数学方面:
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中旬,我完成了660题的练习,并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早上8:30到11:30)来演练真题,选用的是张宇的30年考研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学校事务中断,直到十月底我才勉强完成第一轮真题训练。紧接着,我又重温了这30年的真题,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我还尝试了合工大历年的模拟试题,但由于感觉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几套。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在这些模拟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透露一个小窍门给你们。在英语考试中,所有选择题的每个选项出现的概率是完全均等的,每一个——A、B、C、D——出现的机会是相同的,比例为1:1:1:1。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无足轻重,甚至可能会遇到一两年的特殊情况与这个规律不符,但我相信它能作为一种检验答案的方法。如果某个选项过于频繁,那就可能是错误的线索。有趣的是,这个规则就连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也遵循。你们不妨将此作为一个参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食品化学》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化学和营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课程,它主要研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其性质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原理,这对深入理解食品中各种化合物的性质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食品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各种食品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食品的氧化、酶促反应、热处理等化学反应机制也需重点掌握。对这部分内容,我建议采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将各个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网络。
实践操作也是提升理论理解的重要途径。凭实验室课程或者自我模拟实验,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例如模拟食品的保存和加工过程,观察其中的化学变化。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你了解食品化学的前沿知识,拓宽视野。
在复习阶段,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不仅要完成教材后的习题,还要广泛收集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凭做题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定期进行模拟测试,训练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能力。
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也是成功的关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保持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避免临近考试时的临时抱佛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