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开始了解需要准备的政治材料,我买的是肖秀荣系列,但不是每一本都买,只是挑了几本我觉得比较有用的。10月份以后再开始就来得及。首先把一本比较厚的书先看一遍,边看边做题;然后是真题和练习册,慢慢做,认真对答案;最后要看时事,还有肖秀荣最新出的预测卷,都会在12月才买得到。政治的准备过程是前松后紧,跟英语的稳定备考不太一样,因为政治会跟当年的时事密切相关,11、12月好好背就可以啦!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在初试的时候专业课没考好,但是政治和英语不错,弥补了十几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两科不要太轻视,只要能挣的,每一分都不能放过!毕竟最后看的是总成绩哦!!
考研数学方面:
俗话说的好嘛,得数学者得天下,考研中数学还是很重要的。数学应该是最早开始复习的吧,每天大概翻翻课本,上课主要以抄笔记为主(当时还没有完全静下心来准备考研,各位引以为戒啊),全书当时用的是李永乐的,八月上旬开始做第一遍,九月第二遍,十月第三遍,总共看了三遍吧,中间穿插着看了听课时做的笔记。十一月才开始做的真题,只做了一遍,从05年开始,差不多11年的真题。第二年的话,因为有第一年的基础,所以数学上没有用太多的时间,效率也比较高,张宇36讲过了两遍,1000题买了包装都没拆,真题也是买的张宇的从86年开始的,差不多30年吧,后来又做了张宇的四套卷。这就是大概的时间安排。需要提醒大家的主要有几点吧:第一,一定要尽早准备,因为专业课还是压力很大的,第一年就是因为后期时间都匀给了专业课,将近一个月没有做数学,上了考场有点手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英语方面:
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12月份,把近十年真题整体做一遍,计时做。近三年真题的时间分配是:11下旬,12上旬,12下旬各一套,严格计时,仔细整理分析,保持好做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全面的理解。比如,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类型、地质构造,人文地理中的人口迁移、文化扩散等,这些都是基础考点,必须牢牢掌握。
理解并能运用地理系统的分析方法是关键。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原理等,这些都是地理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在解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会使答案更具深度和广度。
再者,关注时事热点是提升分数的有效手段。人文地理学紧密联系实际,如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问题等都是常考话题。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社会现象,从地理角度进行解读,展示知识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至关重要。将各学科的知识点梳理成逻辑清晰的框架图,帮助记忆并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定期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讨论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找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互相答疑解惑,共同进步。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这对长时间的复习同样重要。考研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意志力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