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复习政治时,我初期阶段每天投入一个小时学习,到了最后一个月的关键冲刺期,我将每日的学习时间增加到三个小时。虽然我没有过于集中精力在政治上,但最终的成绩让我感到满意。每天,我会阅读精讲精练,并且完成相对应章节的1000题练习。每当完成一个章节,我就构建知识架构,回顾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完成了历年的真题选择题,通过错误答案分析来弥补不足,月底时我又重新做了1000题中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简答题的解答策略,当月底拿到八套卷后,我便开始了每天一套的限时模拟测试。十二月,我把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重复了两遍,同时也复习了一遍错题集。考试周前的一周,我几乎每天都专注于背诵大题的答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重述一下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阶段,熟读范例文章,这是痛苦却又必不可少的。毕竟,没有素材的话,你就无法下笔。大概二十篇左右足以覆盖各种基本题材。其次,归纳各类文章的模式和构架。我个人没有特意去整理,因为记忆范文的过程中,大脑自然会构建出相应的框架。我不建议依赖模板,因为它可能导致混淆或遗忘,并且机械地套用会使文章显得僵硬,可能降低阅卷人的评价。接下来的关键一步是动手写作。这是必须实践的,极其关键,重要到无需过多赘言。如果平日里你只停留在思考题目上,那么考试时你也只能空想,无法流畅书写,更别提错字连连了。如此一来,你的分数很可能大打折扣。因为作文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整洁的卷面,清晰的字迹能为你赢得初步的好感。此外,确保不偏离主题,这直接影响到你的成绩等级。为此,你需要多加练习,特别是现在的作文常以图片形式出现,这对一些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是个挑战。比如有一年的试题描绘的是两个残疾人互相帮助,背景是拐杖,主题是团队合作,却被某些同学误解为残疾青蛙逃避猎杀,主题变成了保护野生动物。看到这样的答案,阅卷老师恐怕也只能苦笑。这确实是一道真实的考研题目,相信你看后也会感到既好笑又无奈。最后,尽量在文章中使用复杂句式和高阶词汇。比如表达“重要”,用essential就比important更有深度。而这需要日常的积累。所以,我认为英语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你的功底如何。至于小作文,务必熟悉所有类型的格式,不要试图投机取巧,随便猜测题目。有一次突然考了“公告”类型,很多同学因不了解格式而失去了宝贵的两分。至于内容,稍作练习就能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哲学史,它是一部源远流长的思想演变史,涵盖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明清实学的各种流派。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解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如何产生,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我建议首先要把握住主线,即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理念,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关键人物和著作,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无为治,佛家的因果轮回等。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思考这些哲学思想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问题。
西方哲学史则是一场逻辑与思辨的盛宴,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再到现代的尼采、福柯,每一步都是人类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我的学习方法是,按照时间线梳理重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并尝试去理解他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例如,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亚里士多德的实际主义,再到康德的批判哲学,看到理性主义的演变。阅读原著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可能艰深难懂,但只有直接接触他们的文字,真正领略其思想的魅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把每一个哲学家的核心观念和主要论述整理成笔记,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清晰展现知识结构。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能激发思考,有时甚至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新的理解。
无论学习哪个学科,都需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好奇心。哲学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入理解和反思。我你们在准备考试的,也能享受这个过程,哲学成为引导你探索未知世界的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