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科目,我的满意度接近满分,复习策略大致如下:九月初,我启动了与讲义同步的《1000题》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便进行一次习题演练,接着核对答案。完成第一轮后,我又购买了一本,重复相同步骤,此时的错误率已显著下降。到了十月中旬,我采用肖秀荣的真题集,粗略浏览了历年试题,仅专注于选择题部分,大题则通过阅读答案来启发解题思路。十一月,由于专业课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政治复习稍有放松,我主要依靠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回顾知识点,这本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框架和近代历史时间线特别适合理科生,尤其是马原部分,需要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十二月,我进入了密集背诵期,购入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冲刺八套卷》及《最后四套卷》,做选择题后直接背诵大题的答案。整个流程大约如此,一些细节可能记忆模糊。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开始复习,看到很独到的解题技巧,我都记了下来,做了一本宝藏笔记。我把660题做完了,然后再回过来把暑假练习过的题目里的难题、错题和660题里的错题难题重新做了一遍。10月份一开始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我没有做太前面的,就开始从05年做到了19年的,前期基本保持一天一套的状态,后来稍微缓了下,两三天一套,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完了这些真题。这里我想说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做试卷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每套试卷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拿出考场的状态来做,然后考完严格批卷,搞懂错题难题。真题做完之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六套卷和张宇八套卷,这些冲刺卷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不用太在意分数,它们就是用来巩固知识点和保持状态的,没有规定必须做,重点还是在真题。总之在剩余的时间,我就做冲刺卷,然后边做边看之前的错题,把平时练习题、660题、真题、模拟卷错题反复看。11月以后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四个小时左右了。
考研英语方面:
当初很多人主张不必特意背单词,主张在阅读中学习单词,我并不认同。如今,我较为赞同的观点是,记忆单词的目标并非要求能听、说、写,了解其词源,而是在阅读时能识别出它的意思。我个人的提议是,重点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对于短语,不需要纠结于它是接动词ing形式还是to do(这类知识针对的是完形填空题型),只需关注那些极其常见的搭配,做到能识别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牛顿力学、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牛顿三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石,深入理解其内涵,能帮助解决大部分力学问题。比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在于大小,更在于方向和作用点,这是分析复杂动态问题的关键。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重要工具。动量守恒定律告诉,在封闭系统中,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则揭示了物理系统的总能量在无外力做功时保持不变。熟练运用这两个定律,简化许多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再者,振动和波动是理论力学中的难点,但也是重点。理解和掌握简谐振动的特性,如周期、频率、振幅等,以及波的传播性质,如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这些都是常考点。对振动和波动的数学描述——微分方程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题是提升理论力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要多做题,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找出不同类型的题目共性和差异,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实际应用案例的学习也很有帮助,它帮助将抽象的力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理解。
理论力学的学习还需耐心和细心,每个小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切入点。我在复习过程中,常常会反复阅读教材,确保每一个概念、公式都能烂熟于心,并凭不断的练习来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