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学习前期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分差不大,而且一般是在冲刺阶段开始后才复习大题。选择题知识点相对琐碎,所以看精讲精练的时候一方面要细致,但是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背下来,只需要理解见到了会选即可。1000题基本要做两遍,但是1000题非常基础,与考研真题有一定差别,由于后期模拟题与真题更加接近,我基本是见一套刷一套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然后整理错题。
考研数学方面:
一、打基础(自学要2个月左右)教材。每本教材配套的课后习题都要看。没学过数学的同学可以把经典的教材拿来,并参考数学大纲来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大纲中没有规定的章节可以不看,考试一般不会超纲。学过数学的同学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基本概念理论都懂得,也会做基本的习题就可以直接着手使用复习全书。具体做法:每看一节就做一节笔记,把基本的概念、理论整理下来。然后看例题,自己做一遍,如果不会做就看解析,体会解题思路。做完例题就可以做课后习题练手,加星号的和最末尾的难题可以跳过不看。And,自学看不懂怎么办?答: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我当时看不懂就做标记,然后集中起来,拿去问别的同学,每次都会受益很多,以前苦思冥想不懂的也会恍然大悟,所以,一定要在自己思考过后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把教材过一遍之后就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开始下一步!!做真题!!!真题真的非常有用,建议大家至少做3遍,把真题吃透考试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我从词汇入手,先随机记忆一遍,接着下载了电子版(此时开始接触真实试题的阅读部分),去除那些一看即懂的词汇,其余的汇编成一个小册子,大约每页排布二十行。首日,仅关注每一页的第一个单词,次日则扩展至前两行,如此递增,直至覆盖全篇。一轮后再自底部开始,逆向回顾一次,大致重复两次后,词汇基础就稳固了。英语的重点在于阅读理解和写作,并非忽视其他题型,而是需要集中攻克。处理阅读理解时,通常我会读四遍。第一遍在15到20分钟内完成题目并核对答案,这是解答环节。第二遍,我会逐段详读,记录生词、模糊表达和复杂句式,随后利用词汇工具深入探究每一个知识点,并整理进笔记中,复杂的句子结构拆解、举例说明,也一并记录。我按年份整理,一天处理一篇。这一阶段着重词汇记忆和句型解析。第三遍,我会口译全文,对比原文与参考书籍的翻译,这个步骤快速而高效,主要在脑海中完成,是训练翻译的阶段。第四遍,则是对每个段落的构造、内容和含义进行深度剖析,确定每个问题对应的段落,理清段落间的逻辑联系等。这一步骤针对的是新题型的复习。因此,一篇阅读理解足以涵盖真题的主要题型。每天坚持一篇,积累颇丰。对于写作,避免僵化地套用模板,否则评卷人可能会严厉扣分,建议收集一些饱满有力的句子,构建个人专属的模板。其他题型可分配部分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始终以真题为核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覆盖面广且深入,主要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相互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是基础,链表、树、图等抽象数据类型的理解和应用则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解CPU的工作原理,掌握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以及I/O接口设计是重点。操作系统部分则需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运作机制,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计算机网络要熟悉TCP/IP五层模型,特别是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以及网络层的IP协议,对网络安全和应用层协议也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练习”是最有效的。先凭教材或网课建立起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每个概念的实质,凭做习题加深理解,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画出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来辅助理解。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找一些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你豁然开朗。
在实际操作层面,编程技能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你选一门主流的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凭编写小程序来实践数据结构和算法。对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凭阅读源码或者搭建实验环境来增强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