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大概9月份开始刷书的~配着视频看了一遍书,尤其是哲学部分,理解记忆非常重要!然后陆陆续续的又看了两遍书,大概到11月中旬吧~~看书的同时有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这个过程是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的过程。政治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性价比不高,在我看来,前期把马原哲学部分理解好,把十年真题哲学题看一遍,其他题不用看,因为每年的提法都会变。等到十月分再系统复习政治也来得及。9月份之前不用看。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说一个做题小技巧,大家做题,一般会有这种感觉:有两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还有两个犹豫。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做错。我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核对答案前,对每个拿不准的选项,把想选它的理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在总结过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后,再核对答案。然后再来看,哪些理由站得住,哪些站不住,由此总结出正确答案具备的一些“因素”。当一个选项具备2-3个站得住的“正确因素”时,那它往往比另一个只有1-2个“正确因素”支撑的选项更容易是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深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先通读各科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对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理论和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和过程至关重要。特别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念,杜威的做中学思想等,这些都是常考点。要关注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如公平教育、素质教育等。
中外教育史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思想。例如,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的文艺复兴教育,以及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不仅要具体的历史事件,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脉络。
教育心理学部分,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比如,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策略等。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解,多做一些案例分析题会有很大帮助。
教育法部分,掌握我国的教育法规政策,尤其是关于义务教育、教师权利义务、学生权益保护等内容。这些法律法规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系统复习+真题演练。系统复习能保证知识的全面性,真题演练则能帮助适应考试形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提升。定期的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