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美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基于我的体验,我提议从7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学习,初期保持每天两小时的学习时长,后期可逐步增至三小时,具体时长依个人效率而定。7月至8月,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议每日清晨研读一章!我当初采用的是徐之明的“超级红宝书”,先阅读教材,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避免在课堂上迷失方向。进入9月至11月的冲刺阶段,继续之前的进度,依次复习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此时,每天保持三小时内学习,并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和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本。不过要注意,辅导资料不宜过量,因为基本知识点大同小异,我个人认为“超级红宝书”最为详尽。接下来就是做各类模拟试题的关键时期。最后的12月直至考试前,全力以赴地背诵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政治,如风中劲草、肖四、任四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着手英语复习,采用了陈正康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并且通读了一次配套的语法书籍。与此同时,我开始了真题练习,选购了《考研真相》的英语真题集,其详尽的解析十分有价值。因为对于英语来说,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他的模拟试题相对意义不大,数量也有限。所以我规定自己每天只精做一篇阅读理解,结束后整理出所有生词并加以学习。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十一月,真题几乎已被我全部完成,于是我又决定重头再来一次,发现仍有大量生词未掌握,这让我深感再次研习真题的重要性。对于英语作文,我选择了《考研真想作文160篇》,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资料,推荐大家尽早开始接触作文部分,尝试每隔几天就全文背诵并默写一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理解并掌握其核心观点至关重要。我建议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入手。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需深入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如何影响上层建筑。辩证唯物主义则要求理解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运动性,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也是考试的重点。我建议凭阅读原著,结合实例来深化理解,做笔记整理关键概念,以便复习。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需有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度的比较分析能力。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代,中国哲学从中庸之道到新儒家,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我建议先梳理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深入研究他们的主要观点。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认识论,孔子的仁爱观念,王阳明的心学等。对每个哲学家,不仅要了解他的思想,还要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我通常会凭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并尝试用自己语言复述,以确保真正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哲学理念融入生活和实践中去思考。例如,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用中西哲学史的知识解读当代的文化冲突。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提高答题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定期的模拟练习和历年真题的解析也不可忽视。它们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也要注重自我反思,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