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复习政治时,我初期阶段每天投入一个小时学习,到了最后一个月的关键冲刺期,我将每日的学习时间增加到三个小时。虽然我没有过于集中精力在政治上,但最终的成绩让我感到满意。每天,我会阅读精讲精练,并且完成相对应章节的1000题练习。每当完成一个章节,我就构建知识架构,回顾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完成了历年的真题选择题,通过错误答案分析来弥补不足,月底时我又重新做了1000题中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简答题的解答策略,当月底拿到八套卷后,我便开始了每天一套的限时模拟测试。十二月,我把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重复了两遍,同时也复习了一遍错题集。考试周前的一周,我几乎每天都专注于背诵大题的答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进程,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关注,即使在面临专业课程的巨大压力时,也要坚持做一些英语练习以保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上只有100篇)。起初,我会出很多错误,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每天都精读并分析一道题目,标记不认识的词汇,理解复杂的句子,并深究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也相当重要。由于我较为慵懒,从未背诵过任何作文,我只是在复习后期平均每星期自己动手写一篇。我发现作文的基本框架通常是首段描绘画面,第二段列出三个理由,最后一段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写作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对待作文复习,积累一些常用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才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工整也不容忽视,因为我时间充足,英语的主观题我都会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提升成绩颇有帮助。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个人认为每周各做一道题目就足够了。至于背单词,初期我试过各种版本的大、小词汇书,还自行整理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了大约2000个核心词汇后,每天复习100个,直至考试前一天,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是一门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以及金融市场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这就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在宏观经济学部分,理解并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对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和企业决策是重点。货币银行学则需了解货币创造机制、中央银行职能以及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金融市场学则关注证券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金融工具的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每一章节结束后,我都习惯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不断做题和模拟练习也是提升的关键。凭解答各类题目,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复杂的模型或理论,尽量去理解和运用,非死记硬背。
实时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一个好办法。阅读财经新闻、研究报告,参与学术论坛讨论,这些都能帮助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化理解。
在复习后期,我会进行全真模拟考试,调整答题时间和节奏,以适应考试环境。我建议大家找到历年真题,反复练习,了解出题风格和常见考点。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坚持下去,因你已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