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参加考研辅导课程确实很有价值,毕竟大学期间对四门科目的学习深度大家都心知肚明。选择题是个关键,占据了半壁江山的50分。有种观点认为,你的政治总成绩大概是你选择题得分的两倍,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选择题的成绩直接反映了你的知识掌握程度。无论你选用的是任汝芬的教材、肖秀荣的书籍,或者是1000题或1200题,认真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做题时避免边做边查答案,完成后再去核对。错误在所难免,但重要的是要理解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出错,这样必定能有所提升。至于大题,大部分人在考试前两个月或一个月会感到无从下手,觉得根本不会答题,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大题主要依赖于考前冲刺阶段的记忆背诵。我是在距离考试约一个月时开始背诵的,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肖四以及任四的大题部分。我个人更倾向于肖秀荣的书籍,尤其是肖四中的大题,几乎需要全文背诵。另外,从现在开始关注时政也很有益处。尽管时政所占比重有限,但无论是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它们的论述往往与时事紧密相关。
考研数学方面:
从九月份延续至十月底,我们要再次执行相同的操作,但这次需要更加专注。切勿敷衍了事,觉得理解了就不再动笔实践。务必尽力记住所有的公式,平日里常尝试默写,一旦遇到模糊的地方,应立即查阅笔记。持之以恒,你会发现进步明显。在这轮中,同样要做标记,将那些从前不懂现已掌握、遗忘或找到新解法的内容都标注出来。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不太好,四级考了两次,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在英语上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前期4,5月份就是看朱伟《恋恋有词》,时间不多的话,就不用像我一样刷了好几遍了。然后就是历年真题,太老的真题我没有做,只做了近十年的,而且要反复做,千万不要觉得记住答案了就不做了,要把每篇阅读和翻译都弄透彻,包括选项的设置。真题很重要,到了后面就会了解到真题很宝贵,但数量太少,所以也只能反复做。市面上的模拟题,真是一言难尽,被真题甩了十条街。同学买过,我们看过题目就放弃了。11月份的时候总结了答题技巧,我觉得学习意义较大。单词伴随了我整个考研时光,直到最后一个星期,我还一直背着。恋恋有词背了几遍吧,红宝书背了两遍,不要在意遍数,重要的是记住。我室友就只背过红宝书一两遍也考的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关键。统计学的基础包括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你需对这些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有深入的理解,不仅仅是记忆。例如,理解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大数定律等,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问题,这是你在学习过程中需不断思考和实践的。
实战演练必不可少。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你尝试解决一些经典的统计问题,如假设检验、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利用R或Python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也能提高计算效率。
再者,关注实际应用。统计学并非孤立的知识,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了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展现出更全面的理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也很重要。统计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要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从结果中提出质疑,不盲目模型,是理解其局限性和可能的偏差。这种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会在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不容忽视。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甚至共同完成项目,都能加深你对统计学的理解,并锻炼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