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考试中,面对选择题时,如果遇到难题,应信赖你的直觉,切勿轻易改动初步选定的答案,我自身的经历就是鲜明的教训。因此,那次考试我在修改了两道题目后,决定果断提前交卷离场。至于主观题部分,虽然需要展现一定的创新思维,但通常都有固定的答题模式。按照先阐述理论再结合实际的原则作答,这是我们早在初高中时期就被教导的方法。尽量详尽地回答,书写工整,层次分明,并做好标注,这样能让阅卷人一眼看清你的思路。备考初期,建议购买《疾风劲草》和考研大纲解析,仔细阅读一至两遍。对于选择题,完成《1000题》就足够了,接近考试时,可以做一些模拟试题如肖八、任四、蒋五,熟记这些题目的答案,重复复习是关键。大题部分,只用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他的预测准确率很高,即使没押中原题,也能帮助你找到答题的方向。务必全文背诵,政治科目主要就是巩固选择题知识,集中精力记忆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进入十二月,这个时期,你仍需专注做真题。几个月的辛勤努力后,你对真题应该相当熟悉,阅读一篇文章时,几乎能立即译成中文。你掌握了文章的整体架构,能剖析句子,熟识词汇。此刻的重点是反复操练真题,培养一种直觉。同时,别忘了积累素材和记忆作文模版。(说到模版,有人担忧会得分不高,但要知道,你自己即兴创作的可能更初级。因此,放心使用模版吧,我周围许多朋友都这么做,成绩并不差。所以不必过于忧虑。)考试前夕,保持每天浏览一下英语真题,只为了保持那种熟悉感。相信前期的付出,会让你在英语考试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闻与传播理论。这门课程需深入理解媒体的社会功能、传播模式以及受众心理等基础知识。重点在于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等。学习时,我会先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填充具体内容,这样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理论不是孤立的,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不仅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答题的实践性。
新闻与传播实务研究。这部分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批判性思考,包括新闻采编、公关策划、广告设计等内容。你需熟悉各种媒体平台的操作,并掌握基本的新闻写作规范。我建议多读新闻,尤其是优秀的新闻报道,分析它们的结构、语言和角度,模仿并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很重要,对任何观点或现象,要有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在复习策略上,除了看书做笔记,我还推荐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这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了解自有的弱点,并提前进行调整。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不同人的见解能激发新的思考,也能帮助巩固知识。
至于文献阅读,浙大新传专业的考试往往要求有一定的学术素养,所以要广泛阅读学术论文,特别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近期热点问题。但,精读比泛读更重要,理解并能运用才是关键。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备考过程可能会有挫折感,但努力不会白费。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你在考场上有最好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