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主要看肖秀荣的政治强化三件套,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把知识点结合1000题过一遍。政治知识点看完了后政治这块就可以以做选择题为主了,这时候可以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部分。题虽然全但没有针对性。肖秀荣的政治1000题做完之后,可以反复看错题。11月份开始就可以尝试背诵大题了,具体是《8套卷》,然后蒋的《真题百分百》,然后逐渐12月份,大力背诵《肖老师4套卷》《蒋老师五套卷》,熟悉重点;做过的选择题错了的,无论是《1000题》还是各试卷上的都要记牢,《风中劲草》也要时时翻阅。每天做一套,保持敏感性就好了,时间腾出来给英语,专业课。考试前一周在疯狂背四套卷里面的大题押题,我政治考的不高,能给的建议就这样。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投入了英语复习,通过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来学习,每学完一单元就熟记相应的一单元单词,同时研习何凯文的长难句教程。接着,我开始了阅读理解的训练。有些同学倾向于先做模拟题,把真题保留到后期,但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策略。模拟题的命题风格与真题存在显著差异,甚至部分模拟题包含超出考试范围的词汇。因此,真题应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并处于核心位置。五月,我开始接触真题,大约重复练习了三次,用到了两份不同的真题资料。初期,我专注于考研真相中的阅读理解,每天一篇,从1997年起一直做到2005年。我会定时完成题目,再亲手翻译全文。在我看来,如果时间充足,手动翻译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手段。翻译后,我会对比答案,逐句比对。同时,每一个选择项我都仔细剖析,识别错误选项的陷阱,并做好详尽的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类综合能力,这是一个涵盖经济学基础知识、数学和逻辑推理的综合科目。经济学部分,你需牢固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供求关系、市场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等。数学部分,主要考察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要熟悉矩阵运算、多元函数求导和统计假设检验等。逻辑推理则需大量的练习,提高逻辑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我建议使用官方指南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训练,辅以一些逻辑思维书籍提升理解力。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这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等内容。国际贸易理论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各种贸易模式,如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等。国际金融则需掌握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跨国公司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则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全球化战略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对这个科目,除了教材,我还推荐阅读最新的商务期刊和研究报告,了解行业动态和案例研究,这样深化理论理解并拓宽视野。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三步走”:首先是深度阅读,理解并知识点;其次是做题实践,凭大量习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是反思总结,定期回顾,整理思维导图,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改进。我也很注重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分享思考,这既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也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