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肖老师的全套书+《风中劲草》复习时间:前松后紧,尤其到12月份,政治花的时间一定要多,我的政治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因此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方法,想考个比较高分数的,政治的复习分成三轮:第一轮:看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这一遍一定要细一定要慢,要保证自己看懂,看透,我是跟着老师学的,所以精讲精练是略看,1000题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写在一张白纸上,错的多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分析透彻。再看一遍《精讲精练》 看自己之前有标注的,在做一遍1000题,注意错题的分析。给《风中劲草》列框架,一边看一边列出框架,这本书非常的适合背诵。并做《讲真题》这本书,做历年的真题。第二轮,背诵,花式背诵,我这部分没有做好。第三轮:最后阶段,肖八肖四出来之后,大家就买来做就好,做完之后要把这两本全部背过包括选择和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的复习,我复习全书看了好多遍,暑假的时候也刷了张宇的36讲,做了相应的笔记。数学这个东西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题量是不行的,教材只告诉了知识点,题型什么的很灵活,所以需要做大量的题目来练手。就拿我来说吧,复习全书的练习册我是做完了的,书上的例题也是做了很多遍,汤家风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也做了好几遍,这本书倒是挺好的,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做题来强化记忆,例题之间联系很大,答案也很详细。暑假的时候我又买了本张宇1000题,我想说的是有点难,暑假的时候张宇1000题应该做了2遍左右,做完这个基本上就到9月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了,最好买那种试卷版的真题,按照标准时间自己模拟一下,真题里面很多题目还是很基础的,有时候都感觉这题目自己能考满分,真题做了之后注意总结,你会发现常考的有哪些题目,有哪些常考知识点,还是有挺多借鉴意义的,做完几遍之后就可以准备做一点模拟题了,比如汤加风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就有点难了,有点打击人,还做了合工大的八套卷,有人说曾经押到过题,可以试试。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中最重要的资源无疑是历年的真题。在6月至7月期间,我完成了第一轮的真题练习。如果有的同学时间紧迫或者复习安排不足,可以适当减少刷题次数,但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强烈推荐多加练习,并且最好能预先设定好学习计划。如果你打算做2002年前的旧版真题,可以在完成近几年的真题一到两遍之后开始。做真题时,应按套完整地进行,并控制好时间,大约每隔三到四天完成一套。我当时的习惯是做完后还会深度解析整张试卷。做题的顺序可按照:作文、阅读、匹配、翻译、完形填空来安排,这样的步骤能使复习更为稳固。此后,你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真题以巩固知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工艺等多个方面。对材料科学基础,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晶格类型、晶胞参数等至关重要,要掌握相图分析,特别是二元系和三元系相图。材料物理化学主要涉及固态反应、扩散、表面现象等,这部分需深入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原理。材料力学性能部分则需理解各种应力应变曲线,掌握不同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特性。材料成型工艺部分,比如金属成型、塑料成型、陶瓷成型等,要了解其基本过程、设备及影响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构建知识框架极其重要。先从大方向把握每一科目的核心概念,逐层细化,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例如,我将材料科学基础的晶体结构、相图分析等作为一级节点,再将具体的知识点如晶格常数、二元相图等作为二级节点,以此类推。这样更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做笔记也是我备考的重要环节。我会将每堂课的重点内容整理成笔记,并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解释,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便于复习。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同样关键,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价值。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不仅互相启发,还能激发思考的深度。凭讲解知识点给他人,也能进一步巩固自有的理解和记忆。
保持好的心态是整个备考过程中的关键。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每一次学习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