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很多年没碰过政治,所以跟了辅导班,个人感觉很有用的。7月中旬开始上课,连续上了一周然后我自己回去每晚读讲义,因为上课的时候比较走心,所以也记住了不少东西。9月开始看肖秀荣那本大厚书,但这个时候看已经晚了,身边很多人早就开始看了,我边看边勾画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地方,每看一章就配合做1000题,将错题标注下来,这样过完一遍之后已经将近10月中旬了。第二遍我只看自己画的和书上已经标注的重点,再做1000题,然后继续用彩笔继续标注第二遍还做错的题。11月中旬买了风中劲草,但是那个太多了,我没背,就过了2遍,同时刷真题的选择题和1000题的错题,一天刷一套。进入12月以后,陆陆续续各种模拟卷就出来了,我只想说肖秀荣的4套卷8套卷必须买,其他的比如蒋中挺,任汝芬,米鹏,石磊等等你可以买来刷选择题。大题其实各位老师压得都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等模拟卷出来以后就开始背大题了,可能我政治敏感度差,大题很难背 想要背熟需要很多时间,我当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最后的20多天里肖4蒋5一起背,最后的时间可以说非常非常紧,所以导致我哪个都没背熟,最后上考场一看都是肖4的题但是由于背的不太熟答得也不是十分顺手,选择题我也觉得挺难,最后只有60分。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较差,其他由于自己最后自己新题型,完型,作文都属于放弃那种,这些都考的不好。阅读理解首先是单词,现在就可以每天背1到2小时。然后直接分析真题,四个小时分析一篇阅读理解,或者好几天分析一篇阅读理解都不为过,要认真理解分析每一句话,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每段讲了什么,段段之间什么关系,句句之间什么关系,哪些是转折的地方(也是命题人最喜欢命题的地方),通过一些词来把握作者的感情等,这些都要脑子里反复想。每篇文章的5个选择也要很珍惜,不要随便做一遍马上翻答案,然后参考张剑的黄皮书,看怎么解释的,这样没用,我的建议是第一遍按照时间来做一整套试卷,时间超了也没事,然后再分析,分析文章完了,在分析题目,如此反复,一直到你分析到极致了,已经在怎么分析找不到新的灵感和感悟了,你可以去参考张剑的分析,看看自己哪些没分析到位的地方,这样你才能理解透彻。新题型其实很简单,不管是选句填空还是排序,根据上下文联系,尤其是并列段(两段一般第一句很明显并列关系),关键词重复,上段末句出现一个新词,下段对这个词展开论述啥的,反正自己真题一题一题自己做,不能随便应付,你思考的越多,越深刻,这些知识变成你的就越多,考试时才能自己独立做出正确答案来。作文:我作文不好,写的东西很幼稚,我建议作文不好的同学背背海天28套,可以提前买去年的,早点背反复背,在自己把真题作文写写,认真批改,语法句子啥的看看有啥问题。翻译,阅读做好了,单词认识了,把真题翻译反复做也大致可以了。完型是鸡肋,我这次完型做的还行,是运气好,这次完型很简单,这块大家如果时间不对,就放一放,主要在阅读理解新题型和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法律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制度,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在学习法理学时,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法学概念和理论框架至关重要。我建议首先要精读教材,把握每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多阅读一些经典的法学论文和著作,这能帮助你深化对法理学的理解,形成独立的思考。做笔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帮你整理思路,提炼关键信息。
法学综合涵盖了宪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领域,这就需具备广泛的法学知识和扎实的基础。对这个部分,我认为首先要按照课程体系,系统地学习每个部门法的基本知识,比如宪法中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民法中的物权、债权等,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等。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避免遗忘。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会推荐使用“主题学习法”,即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例如,把涉及人权保护的宪法条款和民法中的相关规则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也是学习法学的重要手段,凭分析实际案例,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学知识。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样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