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初期,重点主要放在选择题上,因为大题的得分差异不太明显,并且通常在备考冲刺期间才会集中复习大题。对于选择题来说,涉及的知识点较为零散,所以在研读精讲精练时,需要细心,但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只要确保看到题目能识别并正确选择就行。1000题通常需要做两次,不过它非常基础,与实际考研试题存在一些差异。随着复习深入,后期的模拟题更能贴近真题风格,所以我倾向于遇到一套就做一套模拟题的选择部分,并及时整理错误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三个月几乎一直在做数学,无奈先天数学不好,准确度还是提不上去,我觉得还是练的题量不够,数学我的体会是框架+题型总结。因为我的水平不高,所以题型用的是专题总结,大题基本都在他总结的题型之内。我这次把复习全书做两遍,真题做两遍,总结的依据就是真题。拿分的捷径就是用最多的时间来付出到常考的题,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吃透重点,重点非重点的依据就是真题。考研数学相当于高考数学知识点太多,复习时间太短,不可能全复习的很深。用书推荐陈文灯复习指南,有调理,题目少,可以有时间多看几遍。真题就用李永乐。多练,多想,多联系,多识记。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说,我对最佳复习策略一无所知。个人而言,我专注于阅读理解,觉得只要这个部分做得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者,由于我个人有点完美主义倾向,非常喜欢尝试新题型,特别是句子排序题,有时还能做得相当出色。对于“英语应用”这类题目,不知你们是否曾核对过历年真题的答案,其实它们是有一定模式的。这次考试的题目较为基础,我在直接作答的部分仅犯了三个错误。写作确实值得投入精力去练习,毕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是与外资合作还是在外企,书写邮件或其他实用文档都是必备技能,平日里应多加积累。完形填空虽然不是我复习的重点,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主要通过分析真题中的完形填空来寻找规律,对比不同年份的试题,可以发现某些知识点会被反复考察。我会把这些小题的考点和知识点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以便强化记忆。同时,适量做一些模拟题有助于巩固考点并学习新知识。但我不推荐将过多时间花费在这上面。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控制理论”是一门涉及自动化、系统科学和工程计算的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如何凭调节系统的输入,使输出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以及状态空间模型、传递函数等。这些概念的理解需扎实的数学基础,特别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深入研读了课本,并配合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讲义,对每一个定义、定理都力求理解和记忆。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凭解题,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了解其实际意义。例如,凭设计控制器来稳定一个不稳定系统,或者分析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都能帮助你深入理解控制理论的核心。
实践操作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尝试使用MATLAB或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这不仅能加深理论理解,也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我建议大家找到一些经典的控制系统案例,如PID控制器的设计,亲自实现并观察结果。
对难点,如Lyapunov稳定性理论或者Kalman滤波等,我建议采用分块学习法,先理解每个部分的基本思想,再逐步整合到整个框架中去。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向老师教,也在网上找相关资源,多角度理解和消化。
我强调的是,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每学完一章或一个主题,都要花时间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巩固记忆,也有利于在考试前快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