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其实冲刺阶段比较重要,我主要讲一下冲刺阶段的经验。冲刺12月(30多天)资料推荐:《肖.讲真题》《肖4套卷》《肖.时政》最后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秋风扫落叶直奔政治考卷!首先可以做一下《肖.讲真题》的近5年的真题,选择题全部都做做,感受一下真题的风格,对于大题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路、关键词。当然,最最重要是后面给出的解析!!看看老师是怎么剖析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而且最好也整理下来!!政治大题如果思路跑偏了,写的再多也只能得少得可怜的辛苦分儿,尤其是在帝都这样的地方,给的分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握考研政治的答题思路!!!《肖.4套卷》做法参考肖八。By the way,最后对于大题的准备我就只背了肖四和肖八,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没背,就连买的小草也抛弃了。肖教授预测的的确太准了,大题除了最后一个开放性试题,其他的几乎都预测到了,所以选对老师很重要、选对资料很重要。其实总体上说,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共100天左右,基础阶段每天1.5~2小时,强化阶段1.5~2.5小时,冲刺阶段2~3小时左右,但是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分数,和复习的思路、方向、方法有深切的关系!!!时政参考肖八肖四里面的时政题和其他补充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需要大量练习和模拟测试,遇到困难时不应退缩。有些同学可能因为觉得张宇的题目难度大而避开,但事实上,这些难题更能检验出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即使我在11月底才开始接触张宇的习题集,之前完全没有涉及过他的资料,也并不影响我解题。完成8套题我能获得110到140的分数,至于4套题,由于得分较低就不再赘述,不过其实它们并不算特别难,只是计算过程复杂,题目的陷阱较多。因此,我认为尝试张宇的题目是十分有益的,能够帮助找出知识盲点,同时并未脱离基础知识。每次解答选择题时,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策略和陷阱,但只要基础稳固,依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做模拟试题时,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并且尽可能详尽地写出解题步骤。如果感到时间紧张,可以选择部分题目进行定时模拟训练,以营造真实的考试氛围。我认为,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应在两小时内尽力完成,如果是模拟题,则最好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以内,这样在真正考试时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不断练习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因为没有词汇基础,阅读、完形填空和翻译都将寸步难行。虽然不必一字不漏地记住所有5500个单词,但关键的词汇需要反复熟记。我当初就将单词书翻了四遍。记忆单词的关键在于不断重复。起初,我按部就班地从第一个单元开始,一次性过完整本书,却忽视了复习,导致成效甚微且浪费时间。后来,改为每个单元学完后立即复习一次,这样效果提升了不少。此外,刷真题是巩固单词的高效方法,熟悉并掌握题目中出现的词汇,对于攻克单词关卡大有裨益。我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临考前专门复习自己整理的单词。
至于作文,主要是运用模板,多阅读范文。我自己归纳了各种类型的作文,总计亲自撰写了六篇,在考场上灵活应用,保持策略的稳定性。最后,我的英语成绩还算理想,真题练习了两遍。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这类题型,如果有余裕,做做历年真题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物理化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对这些基础概念,你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公式。例如,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的体现,第二定律则是自然界熵增原理的表述,这将有助于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掌握公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但并非每个都需死记硬背。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它们在何种条件下适用,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例如,对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理解它是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就能知道何时需使用这个公式。
再者,做大量的练习题也是提升成绩的有效途径。你从课本的课后习题开始,逐渐尝试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是要思考为什么不会,找出知识盲点,再去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教。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激发思维火花,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讲解知识给他人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复习。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你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