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认为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个科目中,政治是最不必过于忧虑的一项。考研政治的核心是对公民教育和爱国精神的考察,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我在十月份启动政治复习,初期主要是梳理知识脉络,大致浏览相关资料,直到十二月之前,无需过分专注于简答题的准备,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其他科目。接近考试的一个月,我会购买诸如序列三、序列四等参考资料,同时添置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和八套冲刺卷。重点在于选择题部分,今年的考试中确实有几道题目与这些资料中的选题相似。我建议考生们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选择题上,我自己大约是在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才开始专门练习分析题。
考研数学方面:
提高阶段,其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解题能力和水平,使其与考研的要求靠拢。在此阶段,我大致将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之高等数学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和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认真看了3遍,并做了笔记,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此外,我认真的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做了一遍,然后又分析了一遍!我将自己做错的题集中起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2月份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慢慢减少,基本上午8:30-11:30做数三真题第二遍(按照章节来)和过全书或者看自己薄弱的专题,然后一周我一般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两次。在考前做完了真题第二遍,又刷了一遍全书。考前最后一周着重看了一下公式和定义。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写作能力还可以,我觉得考前一定要亲笔练习,不能想想思路就完事。不少同学都喜欢在后期背范文,这个因人而异,我去年也背过一些,但是效果不明显。我从9月开始每周写5篇左右,12月抽出几天把这些作文按主题整理一下,这样就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越写越得心应手,否则别人的范文背来背去也成不了自己的。以前用过《考研1号英语写作160篇》,里面所谓的范文其实很不好,后来发现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还行。最后,英语是一定要多做几次模考的,比较好的模考题是曾鸣、张剑的《考研英语最后预测5套题》。模考一是为了把握时间,英语考场上时间很紧,二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一边节约时间、发挥优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力学一”是一门基础且核心的科目,它主要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三个部分。在静力学中,掌握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是关键,特别是力矩、力偶的概念和计算,以及平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动力学部分,理解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定律,如牛顿三定律、达朗贝尔原理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基础。材料力学则更偏重于对杆件变形的理解,包括拉伸、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受力形式,以及应变、应力、强度和刚度等问题。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的内容都应该有自有的思维导图,这样帮助快速回忆起知识点。多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它们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在解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的正确性,更要注重解题思路的合理性,理解和运用力学原理。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很重要的。尝试将学到的力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桥梁、塔架等结构的稳定性,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兴趣。参与讨论或者找个学习小组,凭讨论和争论,往往能激发出新的思考和理解。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并对自有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这样避免临近考试时的紧张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