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建议政治花费时间不必太多,如果你是文科生的话从9月份开始到12月一共3个月搞定。如果理科生的话可以稍早一点。政治复习就是看熟悉考点和做练习题。先看考点,结合自己看书的记忆做练习题,结合答案把做错的标记后牢记。最后最后一个月花半个月时间来做各个辅导机构的模拟题,然后利用最后半个月背诵模拟题的简答题就完全可以。 政治关键的复习方法是找对资料,好资料是你成功的一半,在此我极力推荐:基础参考书:《风中劲草——考点》《风中劲草——习题》《风中劲草——答案》最后冲刺题:《蒋中挺最后四套模拟题》《肖秀荣政治冲刺模拟题》《任汝芬最后四套模拟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二十日至九月底,我几乎每天都专注于数学学习。进入十月后,我开始使用张宇的真题全集。考虑到历年真题数量丰富,跨越三十多年,我打算每两天完成一套,一天用于解答,另一天用于修订,预计整个过程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因此,我计划在十月份结束之前完成所有章节的强化训练。早期的一些年份真题与当前的题型和格式有所不同,所以我相应地减少了这些部分的练习时间。之后,我转而使用标准的150分试卷,并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要求和答题卡格式进行模拟练习。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全集。接着,我购买了闭关修炼和八套模拟卷,但发现八套卷难度颇高,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一丝焦虑,所以我没有再买四套卷。为了恢复信心,我会偶尔回顾之前做过的历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积累词汇是学习的基础。初期阶段应重点记忆单词,因为足够的词汇量是理解阅读的关键。同时,每日坚持阅读练习以保持语言的敏锐度。早晨可以在背单词之前进行晨读,可以选择阅读历年真题的文章。对于一般水平的学习者,单词至少需要复习5至6次,听说有人甚至重复了十多次,而基础较好的人也应该尽可能多地熟悉单词。6月至8月期间,重点关注阅读、翻译和词汇,其中词汇的学习不能间断,每天都需复习。翻译部分,每天处理两句即可,至于阅读,第一次做完后要再做一次,第二次主要是探究解题策略和正确答案的特点。建议准备一个错误集锦本,将做错的阅读题目记录下来,分析题型(如推断题、细节题或词义猜测题),然后详细分析每个选项为何正确或错误,并找到相应的文章句子,梳理思考过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管理学基础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知识点的表面,要深入到理论的核心。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要它的四大原则——工作定额、标准化、职能工长制、计件工资,还要理解这些原则背后的逻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案例分析是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方式。苏州大学的试卷中,往往会有结合实际案例的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建议大家多阅读企业案例,了解各种管理策略在真实情境下的效果,这对提升答题能力很有帮助。也凭模拟练习,尝试自己构建案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管理学并非孤立的知识点,是与生活、工作紧密相连。例如,学习组织行为学时,反思自有的团队合作经历,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在研究决策理论时,反思自己做决定的过程,理解理性与非理性决策的影响因素。
持续学习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新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涌现。定期关注学术动态,阅读最新的研究报告或论文,能帮助保持对学科的新鲜感,也能为考试提供更多的视角和素材。
复习过程中,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平衡各章节的学习时间,确保全面掌握。利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