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冲刺阶段在预测卷出来时候,就买了几乎能买到的所有预测卷,开始做题,还是把自己做错的选择题都找到对应点弄会。然后把大题简单归类,把考的角度看一下,答案记一下。然后周围的同学,有一派支持肖四,还有一派支持蒋中挺,所以来不及做很多预测卷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先做这两个。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八月才着手练习英语真题,一开始就专注于它,并且我总共反复做了三次。每次完成后,我会认真核对答案,研究译文是如何呈现原文的,深入分析句子构造,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翻译,这种方式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提升了我后续的翻译能力。英语写作对我来说相对擅长,因为在高中时期我就擅长撰写英语作文。我认为,首要之处并不在于文章内容多么出彩,而是视觉上的整洁度——笔迹清楚,段落整齐,尽量避免涂改,这样的作文无疑更具吸引力。接下来是内容层面,背诵模板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那些高分作文中的经典模板需要熟记于心。同时,务必亲自动笔练习,平时在阅读理解中碰到的好句子可以记录下来,用于作文中,加入个人的独特见解。仅仅依赖模板是无法获得高分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理论”,这是一门需深度思考和理解的课程。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文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功能、形式、流派等,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理论是关键。我建议多读原著,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等,凭直接接触经典,更深入地理解理论。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将复杂的理论体系化,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练习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帮助你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
“写作”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是思维和表达的锻炼。我会定期进行创作练习,无论是短篇小说、诗歌还是评论,都尝试去写,不断磨炼文字功底。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其结构、语言和情感表达,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记得,每次写作后都要反思,找出不足,不断修正。
关于“中外文学史”,这是一个涵盖了丰富历史和文化的知识领域。复习时,我按照时间线梳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影响,构建一个全面的历史脉络。注意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现象,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拓宽视野。对重要作品,我会详细阅读并做笔记,尤其是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艺术特色。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相关的电影或戏剧,文学史的学习更为生动。